站在对岸观看失火。比喻对别人的危难见而不救。也比喻没有切身利害关系而不去过问。
唐 乾康《投谒齐己》:“隔岸红尘忙似火,当斩青嶂冷如冰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 ⑤《商务成语大词典》 ⑥《远流活用成语辞典》
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
他原是在隔岸观火呀。(郭沫若《南冠草》第二幕)
“隔岸观火”是指在河的对岸看另岸的火灾。比喻事不干己,袖手旁观,漠不关心。有人认为这句成语是出自于五代干康的〈投谒齐己〉诗,诗里有“隔岸红尘忙似火,当轩青嶂冷如冰”二句,意思是说:干康来到齐己的住所,看到对岸的红尘世界忙碌热闹如火,但是窗子里的修道者齐己却像一座山,冷冷冰冰。这里的“隔岸红尘忙似火”,语义和“隔岸观火”事实上有点差距。清末梁启超有一篇〈呵旁观者文〉,里面说:“旁观者,如立东岸,观西岸之火灾,而望红光以为乐。”这里的意思正是“隔岸观火”的意思。所以梁氏接着说这种隔岸观火的人就好像站在这边船上,眼看另一艘船沉溺,却把它当成是只水鸟沉浴水中一般。不但不去救,反而以为乐了。后来“隔岸观火”这句成语可能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事不干己,袖手旁观,漠不关心。
隔岸相望火灾,比喻不关痛痒,袖手旁观
在人家有危难的时候,你是挺身而出还是隔岸观火,这也是一种严峻的考验
在河水对岸看火灾。比喻事不干己,袖手旁观,漠不关心。如:“朋友有难,怎可隔岸观火,置之不理呢?”近漠不关心,冷眼旁观,隔山观虎斗,见死不救,袖手旁观,坐观成败,坐视不救反扶危济困,当仁不让,见义勇为,身临其境
隔岸 : 1.指河的对岸。
观火 : 1.比喻观察事物明白清楚。
“隔岸观火”之计,是指根据敌方正在发展着的矛盾冲突,采取静观其变的态度。当敌方矛盾突出,相互倾轧越来越暴露出来的时候,可不急于去“趁火打劫”。操之过急常常会促使他们达成暂时的联合,而增强他们的还击力量。故意让开一步,坐待敌方矛盾继续向对抗性发展,以致出现自相残杀的动机,就会达到削弱敌人,壮大自己的目的。
在河水对岸看火灾。
语或本清.梁启超〈呵旁观者文〉。比喻事不干己,袖手旁观,漠不关心。
△“见死不救”
观,不能写作“关”。
凫:音ㄈㄨˊ。鸟纲雁形目,状如鸭而略大。体长二尺许,嘴扁,脚短,趾间有蹼,翼长能飞翔,常群居于湖沼中。或称为“野鸭”。
“隔岸观火”及“见死不救”都有对于他人的困难漠不关心,不施以援助的意思。
“隔岸观火”侧重于不但不援助,而且还在一旁看热闹;“见死不救”侧重于对面临存亡危机者,不肯施予救援。
隔岸观火 | 见死不救 | 例句 |
---|---|---|
○ | ㄨ | 他准备∼,让双方恶斗下去,好坐收渔翁之利。 |
ㄨ | ○ | 眼看他将陷于万劫不复的苦难,我们怎能∼呢?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