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想、言行与恶劣的风气、污浊的世道相合。多指跟着坏人一起做坏事。流:流俗。
战国 邹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下》:“同乎流俗,合乎污世。”
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
此数贼者,同流合污,败坏国政。(清 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二十二回)
战国时期,孟子同他的学生万章谈起孔子十分厌恶“乡愿”,万章不明白乡愿是什么人。孟子说乡愿是乡里那些八面玲珑、惯于奉承讨好别人的老好人,也就是“好好先生”,他们“同乎流俗,合乎污世”,骨子里很坏,让人厌恶。
“同流合污”原是指随世浮沉,依从环境潮流行事之意。《孟子.尽心下》中记载,孟子教万章孔子的思想,说孔子非常讨厌“乡原”,“原”又作“愿”,“乡愿”就是外貌忠厚老实,善于讨人欢喜之人。万章不懂,就问孟子说:“如果一乡的人都认为他是好人,他也都做好事,为什么孔子认为他是德之贼呢?”孟子回答:“非之无举也,刺之无刺也。同乎流俗,合乎污世,居之似忠信,行之似廉絜,众皆悦之,自以为是,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,故曰『德之贼』也。”意思即是乡愿并非没有缺点的好人,而是他们善于伪装,讨好众人。看似老实忠厚,其实并非如此,因此为“德之贼”。其中“同乎流俗,合乎污世”两句就是指乡愿懂得顺从环境潮流,迎合众人。后来这两句合并截取出“同流合污”这句成语,从典源中随世浮沉之意,引申用来指跟坏人一起做坏事。
同于俗流,合于污乱。引伸比喻同化于邪恶或与恶人共同作恶
痛心于政治清明之无望,不忍为同流合污之苟安。——蔡元培《为罗文干遭非法逮捕辞职》
随世浮沉。语本《孟子.尽心下》:“同乎流俗,合乎污世。”后多指跟坏人一起做坏事。《三侠五义.第一一二回》:“那一派的骄侈倨傲,同流合污,已然习惯成性。”近随波逐流,随俗浮沉,与世浮沉反明哲保身,洁身自好,洁身自爱,耻与为伍
随世俗浮沉。语本《孟子.尽心下》。后多指跟坏人一起做坏事。
“自以为是”、“随波逐流”
合,不能写作“河”。
见“随波逐流”(923页)。
无举:没有可举发之事。
刺:挑剔。
同乎流俗:志同于世俗的人。
居:处世。
尧舜:唐尧与虞舜的合称,二人均为古代的圣君。
宋.朱熹〈与陈丞相书〉:“然彼贤者,其明既足以烛事理之微,其守既足以遵圣贤之辙,则其自处必高,而不能同流合污以求誉。”
宋.舒璘〈谢张守举状〉:“吾心所得,虽不敢以古人自居,至同流合污(污),则有所不忍焉。”
《水浒后传》第二二回:“此数贼者,同流合污(污),败坏国政。”
清.何绍基〈使黔草自序〉:“同流合污(污),胸无是非,或逐时好,或傍古人,是之谓俗。”
《三侠五义》第一○二回:“钟雄占据军山非止一日,那一派的骄侈倨傲,同流合污(污),已然习惯性成,如何一时能彀改的来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