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晋时龙泉、太阿两剑在延津会合的故事。后以“延津剑合”或“延津之合”比喻因缘会合。
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三卷:“方知两剑分而复合,以此变化而去也。至今人说因缘凑巧,多用‘延津剑合’故事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
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吴灭晋兴之际,豫章人雷焕与尚书张华在丰城掘得龙泉、太阿宝剑两口,两人分别藏一把,雷焕佩剑路过延平津口,不小心掉到河里。后来张华带剑到此渡口,水中钻出一龙,张华手中的剑也化作一龙,双龙腾空而去。
指晋时龙泉﹑太阿两剑在延津会合的故事。后以"延津剑合"或"延津之合"比喻因缘会合。
延津 : 1.即延平津。相传晋时龙泉﹑太阿两剑分离后于此会合化龙而去。2.借指别后重逢之地。
剑合 : 1.比喻重逢。
延津剑合,指晋时龙泉、太阿两剑在延津会合的故事。最早记载于《晋书·张华传》,唐王勃在名篇《滕王阁序》中所写“龙光射牛斗之墟”,即指这一典故。后比喻因缘会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