团结一致;共同努力。协:合。
《梁书 王僧辩传》:“讨逆贼于咸阳,诛叛子于云梦,同心协力,克定邦家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 ⑤《商务成语大词典》 ⑥《远流活用成语辞典》
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
只要我们大家同心协力,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。
“同心协力”原作“同心并力”。秦王嬴政二十六年(西元前221)统一天下,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,自称“始皇帝”。废封建,行郡县,以集权中央;开辟驰道,修筑长城以巩固国防。五度巡行天下,北逐匈奴,南征百越。功绩卓着,可说是前所未有。然而这个帝国却仅仅只有短短十五年的国祚,对此,汉代贾谊的〈过秦论〉就曾对秦的兴起及败亡作出精辟分析,其中说到:秦国境内有高山峻岭横亘及绵长黄河环绕,国境四方也都有要塞,地势十分险要。从秦穆公以来,一直到秦王嬴政,二十多个国君经常在诸侯之中称雄,这难道是每一代君主都很贤能吗?那是因为秦国所处的地理形势造成的呀!再说当时天下各诸侯国也都曾经同心协力攻打秦国,那些贤能且有才智的人汇聚在一起,善于用兵的将领指挥军队,并且还有贤相彼此商议谋略,但却被困在险要的处所而不能前进,于是秦国引诸侯国军队到境内作战,为他们打开关塞,结果却是东方百万军队败逃溃散。这难道是因为勇气、力量和智慧不够吗?那是因为地形不利,地势不便的关系。后来“同心协力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指团结一致,共同努力。
为了共同的目的或为取得一致的效果而统一思想、共同努力
敌对的政党在这个行动上是同心协力的
团结一致,共同努力。《梁书.卷四五.王僧辩传》:“讨逆贼于咸阳,诛叛子于云梦,同心协力,克定邦家。”《三国演义.第八一回》:“今汝二人亦是昆仲之分,正当同心协力,共报父雠,奈何自相争竞,失其大义。”也作“同心并力”、“同心合力”、“协力同心”。近团结一心,通力合作,同甘共苦,同心同德,同舟共济,和衷共济反分崩离析,同床异梦,离心离德,尔虞我诈
同心协力是一个汉语词汇,
拼音为:tóng xīn xié lì
释义:有共同的意愿和目标,大家一起出力合作。
出自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。
团结一致,共同努力。语本汉.贾谊〈过秦论〉。
“同心同德”、“群策群力”、“戮力同心”
协,不能写作“胁”。
“同心协力”指团结一心;“共同努力”不含共同克服困难之意。“和衷共济”多指团结一心;共同克服困难。
被山带河:高山横亘、黄河环绕,形容地势险要。被,通“披”,音ㄆ一。
四塞:国境四方都有要塞、天险,比喻形势险要坚固。塞,音ㄙㄞˋ。
缪公:即穆公。春秋时代秦国国君。缪,音ㄇㄨˋ。
势居:地理位置。
师:军队。
开关:开启关隘。关,指函谷关。
逃北:战败而逃。
《魏书.卷七五.列传.尒朱天光》:“若使布德行义,忧公忘私,唇齿相依,同心协力,则磐石之固,未可图也。”
《梁书.卷四五.列传.王僧辩》:“讨逆贼于咸阳,诛叛子于云梦,同心协力,克定邦家。”
《三国演义》第一回:“三人焚香,再拜而说誓曰:『念刘备、关羽、张飞,虽然异姓,既结为兄弟,则同心协力,救困扶危;上报国家,下安黎庶;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,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。皇天后土,实鉴此心。背义忘恩,天人共戮。』”
明.杨柔胜《玉环记.第二三出》:“务要同心协力,以收大功。”
《女仙外史》第九三回:“次日,放炮开营,高煦结束出阵。刘元帅认得是燕朝王子,有万人敌的,下令诸将同心协力,『先须挫这贼的锐气。』早有卜克纵马舞刀,大骂:『逆贼,我先斩汝这个元凶来号令!』高煦更不答话,举鎗便刺。”
《彭公案》第二四八回:“金清哈哈大笑,说:『好,你等既然同心协力,老夫从此无忧矣。明天先把拿住的这八个开了刀,枭首示众,把人头挂在头道套口,使彭大人的差官不敢正视连环寨。』”
并力同心
bìng lì tóng xīn
犹“同心协力”。见“同心协力”条。《醒世恒言.卷一○.刘小官雌雄兄弟》:“刘奇道:『若公公不屑以某为子,便是不允之意了。』便即请刘公夫妇上坐,拜为父子,将骸骨也葬于屋后地上。自此兄弟二人,并力同心,勤苦经营,家业渐渐兴隆。伏侍父母,极尽人子之礼。合镇的人,没一个不欣羡刘公无子而有子,皆是阴德之报。”
并力同心
bìng lì tóng xīn
犹“同心协力”。见“同心协力”条。《施公案》第二三○回:“在胸前取出书信,呈与施大人观看,施大人遂拆开,从头至尾与众人观看,原来是李天寿与薛氏弟兄,现今天霸在沙家集,叫他同吴成并力同心,先把施不全并擒来的贼将,将他一齐杀却。”
协力同心
xié lì tóng xīn
即“同心协力”。见“同心协力”条。《旧五代史.卷一○三.汉书.隐帝本纪下》:“协力同心,安邦定国。”
《三国演义》第一回:“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,我三人结为兄弟,协力同心,然后可图大事。”
同心一力
tóng xīn yī lì
犹“同心协力”。见“同心协力”条。《后汉书.卷一八.吴盖陈臧列传.吴汉》:“若能同心一力,人自为战,大功可立。”
《明史.卷三二○.外国列传一.朝鲜》:“臣方与毛镇同心一力,建功报主,岂敢有一毫猜防意乎。”
同心合力
tóng xīn hé lì
犹“同心协力”。见“同心协力”条。《清史稿.卷二一五.诸王传.显祖诸子传》:“王、贝子皆朕懿亲,受命讨贼,师克在和,宜同心合力,以奏肤功。”
《醉醒石》第二回:“百姓轻财好施,彼此相结,同心合力,也毕竟杀得贼,保全得家资。”
同心并力
tóng xīn bìng lì
犹“同心协力”。见“同心协力”条。晋.袁宏《后汉纪.卷三.光武皇帝纪第三》:“更始欲败,融与统等议,皆以为天下扰乱,未知所统。河西斗绝在羌胡中,不同心并力则不能自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