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所吹到的地方;草木全被吹倒。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;一切障碍全被扫除。所向:指风吹到的地方;靡:音米;披靡:草木被吹倒。
《梁书 萧确传》:“钟山之役,确苦战,所向披靡,群虏憚之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 ⑤《商务成语大词典》 ⑥《远流活用成语辞典》
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
遂与其友鲜伯等百余人,直犯秦阵,所向披靡,杀死秦兵无算。(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四十六回)
“披靡”原是形容草木随风散乱倾倒的样子,用于人,则可比喻溃败逃散,见于《史记.卷七.项羽本纪》。据载,秦朝末年,群雄纷纷起义,推翻秦朝政权,其中以项羽、刘邦所拥立的楚怀王势力最大。项羽为楚国大将项燕之孙,跟随叔父项梁起义,拥立楚怀王之孙为王,仍号楚怀王。怀王派遣项羽、刘邦分道伐秦。项羽在巨鹿一战中歼灭秦军二十万,建立极大的功劳。刘邦则用张良的计策,对秦官员人民采怀柔政策,最先顺利进入关中,秦朝至此灭亡。项羽得知刘邦已破咸阳,立即率兵入关,与刘军对峙。在鸿门宴上,项羽欲杀刘邦未遂,后来项羽率兵屠咸阳城,杀秦降王子婴,烧阿房宫,尊楚怀王为义帝,后又遣人杀之,自立为西楚霸王,种种举措,大失民心,于是田荣、陈余、彭越相继起兵反对项羽。刘邦亦趁此时以为义帝发丧之名,挥师讨伐,开始了楚汉战争。战争初期,项羽占了优势,后来刘邦巩固关中,并极力笼络诸侯,才逐渐转败为胜。项羽曾与刘邦约定,以鸿沟为界,以东为楚地,以西为汉地。项羽于是引兵东归。但刘邦却与韩信、彭越出兵攻击项羽,项羽被围困于垓下,四面楚歌。项羽倾力突围而出,至乌江边,见大势已去,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,自刎而死。项羽被围于垓下时,率骑兵八百余人,突围而出。虽然汉军人多势众,但项羽武艺高强,又擅于调兵遣将,尽管兵力不多,但“项王大呼驰下,汉军皆披靡”,也就是说项羽所到之处,汉军皆被杀得溃不成军,后方的追兵也害怕得纷纷逃散。后来“所向披靡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比喻力量所到之处,敌人纷纷溃败逃散。
比喻力量所达到之处,敌人望风溃散或一切障碍皆被清除
比喻力量所到之处,敌人纷纷溃退。《周书.卷二九.王雅传》:“擐甲步战,所向披靡,太祖壮之。”也作“所向风靡”。近势如破竹,所向无敌反风声鹤唳,溃不成军,节节失利,望风披靡
德语 alles hinwegfegen (V, Sprichw), der Feind flüchtet schon beim Anblick der Truppen
法语 tout bouleverser sur son passage, Tout succombe à son assaut .
所向 : 1.谓所指向的地方。2.犹去向。
披靡 : 草木随风倒伏。比喻军队溃败:望风披靡|所向披靡。
所向,风吹之处。披靡,草木随之倒下。所向披靡,是一个成语,意思是指力量所到之处,一切障碍全被扫除。此语常用于形容军事或体育竞技中绝无对手的常胜劲旅。
风吹到的地方,草木立即伏倒。比喻力量所到之处,敌人纷纷溃败逃散。
语本《史记.卷七.项羽本纪》。
△“所向无敌”
靡,不能写作“糜”。
“所向披靡”和“所向无敌”;都有“力量强大;无往不胜”的意思。但“所向披靡”表示力量强大没有阻挡;有比喻性;“所向无敌”表示没有竞争对手;有陈述性。
典故或见于《东观汉记.卷八.贾复列传》。
骑:音ㄐㄧˋ,乘马作战的士卒。
四向:即四向,朝四方冲锋。
项王:项籍(西元前232∼前202),字羽,秦末下相人。力能扛鼎,才气过人,与叔父项梁起兵吴中,梁败死,籍继为将,大破秦军,自立为“西楚霸王”,与刘邦争天下,战无不利,但垓下一战,楚军瓦解,项籍自刎于乌江。
期山东为三处:约定以山的东边做为目标,分为三处攻击。
披靡:溃败逃散的样子。披,分散。靡,顺势倒下。
“所向披靡”及“所向无敌”都是有无可抗衡的意思。
“所向披靡”专指兵力所向,无可抵挡;“所向无敌”泛指没有敌手。
所向披靡 | 所向无敌 | 例句 |
---|---|---|
○ | ○ | 只见赵子龙单枪匹马冲入敌阵,∼,无人能挡。 |
ㄨ | ○ | 他的棋艺在国内已是∼,可称为“棋王”了。 |
《太平广记.卷一九一.薛仁贵》引《谭宾录》:“唐太宗征辽东,驻跸于阵。薛仁贵著白衣,握戟橐鞬,张弓大呼,所向披靡。”
《资治通鉴.卷一九四.唐纪一○.太宗贞观九年》:“左领军将军契苾何力将数百骑救之,竭力奋战,所向披靡,万均、万彻由是得免。”
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四六回:“言毕,遂与其友鲜伯等百余人,直犯秦阵,所向披靡,杀死秦兵无算。”
《荡寇志》第二九回:“众人踊跃愿从,不一日,居然大队劲旅,入山剿贼,所向披靡。”
所向摧靡
suǒ xiàng cuī mǐ
犹“所向披靡”。见“所向披靡”条。《宋书.卷四七.孟怀玉列传》:“于时逆徒实繁,控弦掩泽,龙符匹马电跃,所向摧靡,奋戈深入,知死弗吝。”
《新唐书.卷一○六.杨弘礼列传》:“领步骑二十四军跳出贼背,所向摧靡。”
所向皆靡
suǒ xiàng jiē mǐ
即“所向披靡”。见“所向披靡”条。《东观汉记.卷八.贾复传》:“于是披羽先登,所向皆靡,诸将皆服其勇。”
攸向靡披
yōu xiàng mǐ pī
犹“所向披靡”。见“所向披靡”条。《后汉书.卷八○.文苑列传上.杜笃》:“师之攸向,无不靡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