亦作“靡然乡风”。亦作“靡然乡风”。谓群起效尤而成风气。
《晋书·儒林传序》:“故缙绅之士靡然向风,余芳遗烈,焕乎可纪者也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
作谓语;指形成风气
胡蕴玉《序》:“于是有无文学之士,靡然向风。”
1.亦作"靡然乡风"。亦作"靡然向风"。 2.谓群起效尤而成风气。
纷纷学习、追随而成一种风气。南朝梁.陆倕〈石阙铭〉:“兴建庠序,启设郊丘,一介之才必记,无文之典咸秩,于是天下学士靡然向风。”唐.韦嗣立〈请崇学校疏〉:“陛下诚能下明制,发德音,广开庠序,大敦学校……则四海之内靡然向风,延项举足,咸知所向。”也作“靡然乡风”、“靡然从风”。
靡然 : 1.草木顺风而倒貌。喻望风响应﹐闻风而动。2.颓靡貌。
向风 : 仰慕的意思:天下学士,靡然向风。
纷纷学习、追随而成一种风气。南朝梁.陆倕〈石阙铭〉:“兴建庠序,启设郊丘,一介之才必记,无文之典咸秩,于是天下学士靡然向风。”唐.韦嗣立〈请崇学校疏〉:“陛下诚能下明制,发德音,广开庠序,大敦学校……则四海之内靡然向风,延项举足,咸知所向。”也作“靡然乡风”、“靡然从风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