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分一厘也一定要计较(锱:四分之一两;铢:二十四分之一两;二者是古代极小的计量单位)。
《荀子 富国》:“割国之锱铢以赂之,则割定而欲无厌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 ⑤《商务成语大词典》 ⑥《远流活用成语辞典》
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
就是族中亲派,不论亲疏,但与他财利交往,锱铢必较,一些情面也没有的。 ★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十一
“锱铢必较”原或作“计较锱铢”。锱铢,音ㄗ ㄓㄨ,是古代极小的计算单位,六铢为一锱,四锱为一两,用以比喻极细微。连像锱铢那样微小都要计较,表示一个人十分小气,凡事斤斤计较。颜之推(西元531∼?)字介,北朝齐临沂人。博览群书,词情典丽。初仕梁,以乱奔齐,历官中书舍人、黄门侍郎。齐亡,仕周为御史上士,隋初,太子召为学士。撰有《颜氏家训》,共二十篇,论立身治家之道,辨正世俗之谬,以训后人,于世故人情,深明利害。在《颜氏家训.治家》中,颜之推提到当时民风败坏,民间嫁娶之时,经常有卖女儿来赚钱的事情发生,双方非但不以为怪,甚至还讨价还价,连一点小钱都要斤斤计较,和一般的买卖无异。这样的婚姻,由于不注重对方的人品教养,通常都是后患无穷,所以他提醒子孙不可不慎!“铢锱必较”这句成语可能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连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情都非常计较。出现“铢锱必较”的书证如宋.陈文蔚《陈克斋集.卷三.杂着.朱先生叙述》:“先生造理精微,见于处事,权衡轻重,锱铢必较。”
为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争个不休
斤斤计较。《二刻拍案惊奇.卷三一》:“就是族中支派,不论亲疏,但与他财利交关,锱铢必较,一些面情也没有的。”也作“铢铢校量”、“锱铢较量”。反不拘小节,慷慨解囊
锱铢 : 1.锱和铢。比喻微小的数量。2.比喻微利﹐极少的钱。
“锱铢必较”,典源作“计较锱铢”。连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情都非常计较。
语或本北齐.颜之推《颜氏家训.治家》。
△“斤斤计较”
“锱铢必较”与“斤斤计较”有别:“锱铢必较”侧重于形容计较财物;“斤斤计较”不限于形容计较财物。
输绢:给予绢帛。绢,音ㄐㄩㄢˋ。
比量:比试较量。
锱铢:音ㄗ ㄓㄨ。古代极小的计算单位,六铢为一锱,四锱为一两,用以比喻极细微。
责:要求、索取。
市井:指买卖行为。
“锱铢必较”及“斤斤计较”都有事事计较的意思。
“锱铢必较”侧重精确计算细小事物;“斤斤计较”侧重计较不重要的小事。
锱铢必较 | 斤斤计较 | 例句 |
---|---|---|
○ | ㄨ | 这间公司对职员的薪水∼,请个病假也要扣钱。 |
ㄨ | ○ | 她犯的是无心之过,你何必∼呢? |
宋.陈文蔚《陈克斋集.卷三.杂着.朱先生叙述》:“先生造理精微,见于处事,权衡轻重,锱铢必较。”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一:“就是族中支派,不论亲疏,但与他财利交关,锱铢必较,一些面情也没有的。”
《明史.卷二五八.汤开远列传》:“事急则钜万可捐,事平则锱铢必较,向使昌黎不守,同于遵、永,不知费朝廷几许金钱,安所得涓滴而问之。”
计较锱铢
jì jiào zī zhū
犹“锱铢必较”。见“锱铢必较”条。北齐.颜之推《颜氏家训.治家》︰“近世嫁娶,遂有卖女纳财,买妇输绢,比量父祖,计较锱铢,责多还少,市井无异。”(源)
清.郏谈〈卖花船〉诗:“游船妓馆尤得利,略无计较锱铢意。”
较量锱铢
jiào liàng zī zhū
犹“锱铢必较”。见“锱铢必较”条。清.尹会一〈答刘质文书〉:“仆老矣,又问视不遑,未能竭尽目力,较量锱铢矣。”
较锱铢
jiào zī zhū
犹“锱铢必较”。见“锱铢必较”条。宋.邵雍〈高竹〉诗八首之六:“人生有此乐,何必较锱铢。”
铢铢校量
zhū zhū jiào liàng
犹“锱铢必较”。见“锱铢必较”条。宋.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.前集.卷一九.柳柳州》:“然荣辱得失之际,铢铢校量,而自矜其达,每诗未尝不着此意,是岂真能忘之者哉?”
铢铢较量
zhū zhū jiào liàng
犹“锱铢必较”。见“锱铢必较”条。清.陈确《陈确集.别集.卷五.瞽言四.原教》:“荀、告、韩、杨各是所见,铢铢较量,可谓愚甚;后儒之说,更极支离。”
锱铢较量
zī zhū jiào liàng
犹“锱铢必较”。见“锱铢必较”条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四:“况你学业日进,发达有时,何苦锱铢较量,讨人便宜怎的?”
《镜花缘》第一一回:“些须银色小事,何必锱铢较量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