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网】-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。
字典
  • 字典
  • 词典
  • 成语
  • 康熙字典
  • 说文解字
当前位置:成语词典网 > 罔知所措的意思
wǎng zhī suǒ cuò

罔知所措

成语罔知所措的知识

● 罔知所措的解释

罔:不。知:知道。措:安置、处置。不知道怎幺处理好。多指对突然发生的情况无法应付。亦作“罔知所厝”。

● 罔知所措的出处

唐·白行简《李娃传》:“生惶惑发狂,罔知所措。”

● 罔知所措收录于
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

● 罔知所措的用法

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不知怎么办

● 罔知所措的例句

四方混杀,人人束手,个个归心。定安国舅气的目睁口呆,罔知所措。与众等侍郎束手被擒。★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八十五回

● 罔知所措的典故

此处所列为“不知所措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
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、思想家,是第一个提出国富兵强理论的人,在政治、经济、军事等许多领域都有卓着的建树,也被奉为法家之祖。他辅佐齐桓公,使他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,桓公尊为“仲父”。《管子》一书是他的思想代表作。在〈七臣七主〉篇中,评论七种国君和七种臣子行为的得失。说明君主治国的态度和方法,在在影响了臣子和人民的行为。其中提到一种擅作威福的暴君,喜怒无常,动辄严厉治罪而杀人,绝不宽赦,那么臣子就会震惊而不知如何是好。君主若不及时觉悟,则国家的法度日渐衰败,国家也就不再安定了。后来“不知所措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形容人惶恐不安,不知道怎么办才好。也有人以为这句成语是从《论语.子路》中,孔子所说的“刑罚不中,则民无所错手足”演变而来。一个国家不行礼乐,刑罚不公平,人民当然无所适从,不知所措了。《论语》原文中的“错”,就是“措”的通假字。

● 罔知所措的意思

面临窘危,茫然无所适从

不知道该怎么办。唐.白行简《李娃传》:“生惶惑发狂,罔知所措。”《水浒传.第四回》:“吓得庄家目睁口呆,罔知所措。”

● 罔知所措的释义

义参“不知所措”。见“不知所措”条。

● 罔知所措的典源

此处所列为“不知所措”之典源,提供参考。

#《管子.七臣七主》1>


或以平虚请论七主之过,得六过一是,以还自镜,以知得失,以绳七臣。得六过一是,呼呜美哉!成事疾。申主任势守数以为常,周听近远以续明,皆要审,则法令固。赏罚必,则下服度。不备待而得和,则民反素也。惠王2>丰赏厚赐以竭藏,赦奸纵过以伤法。藏竭则主权衰,法伤则奸门闿,故曰:“泰则反败矣!”侵主好恶反法以自伤,喜决难知以塞明,从狙而好小察,事无常而法令申,不,则国失势。芒主目伸五色,耳常五声。四邻不计,司声不听。则臣下恣行,而国权大倾,不,则所恶及身。劳主不明分职,上下相干,臣主同,则刑振以丰,丰振以刻,去之而乱,临之而殆,则后世何得。振主3>喜怒无度,严诛无赦,臣下振怒,不知所错4>,则人反其故。不5>,则法数日衰,而国失固。芒主通人情以质疑,故臣下无信,尽自治其事,则事多。多则昏,昏则缓急俱植,不,则见所不善。余力自失而罚,故主虞而安,吏肃而严,民朴而亲。官无邪吏,朝无奸臣,下无侵争,世无刑民,故一人之治乱在其心,一国之存亡在其主。天下得失,道一人出。

〔注解〕

典故或见于《论语.子路》。

惠王:本文所提“七主”,唯独此处作“王”,疑为“主”之误。

振主:擅作威福的暴君。

错:通“措”,安置。

:通“悟”,觉悟。

〔参考资料〕

《论语.子路》
子路曰:“卫君待子而为政,子将奚先?”子曰:“必也正名乎!”子路曰:“有是哉?子之迂也!奚其正?”子曰:“野哉由也!君子于其所不知,盖阙如也。名不正,则言不顺;言不顺,则事不成;事不成,则礼乐不兴;礼乐不兴,则刑罚不中;刑罚不中,则民无所错手足。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,言之必可行也。君子于其言,无所苟而已矣。”

● 罔知所措的书证

《太平广记.卷四八四.李娃传》引《异闻集》:“生惶惑发狂,罔知所措。”

《水浒全传》第四回:“吓得庄家目睁口呆,罔知所措。”

● 罔知所措参考词语

不知所措

ㄅㄨˋ ㄙㄨㄛˇ ㄘㄨㄛˋ

bù zhī suǒ cuò

成语宝刀未老文字的意思
罔知所措中字的意思:
基本字义罔wǎng(ㄨㄤˇ)⒈ 蒙蔽,诬:罔民(陷害人民)。罔己(受人诳骗)。欺罔。⒉ 无,没有:罔极(a.没有定准,变化无常;b.无穷,久远)。置若罔闻。⒊ 古同“惘”,失意。⒋ 古同“网”,用绳线等结成的捕...>>查字典
成语罔知所措图片
按成语首字母分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