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喻人的学识技艺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诣。
《孔子家语·弟子行》:“吾闻孔子之施教也,先之以《诗》《书》,而道之以孝悌,说之以仁义,观之以礼乐,然后成之以文德。盖入室升堂者七十余人,其孰为贤?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
《南史·任昉传》:“自傅季友以来,始复见于任子。若孔门是用,其入室升堂。”
此处所列为“升堂入室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
子路是孔子的重要弟子之一,他富于政治长才,名列孔门四科中的政事科。子路的个性轻率冲动,好逞血气之勇,却又感情真挚,事亲至孝。所以孔子对这位弟子的个性是又喜爱、又责备。有次子路弹瑟,被孔子听到了,孔子觉得乐音中充满了肃杀之气,听来很不祥和,就不太高兴地说:“子由弹瑟,不合雅颂,为什么会出自我的门下?”孔子对子路的批评传到其他弟子耳中,以为孔子不喜欢子路,对待子路不免轻蔑起来。孔子知道后,又说道:“仲由的学问啊,已经有相当的成就,只是还没有达到最精奥的境地。就好像一个人从外头进到屋子里,虽然登上了大厅,但尚未进入内室。”后来“升堂入室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学问或技艺循序渐进,而达到高深的境界。
比喻人的学识技艺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诣。
参见:[[入室升堂]]
亦作:[[入室升堂]]
比喻人的学问或技能到达高深的境界。参见“升堂入室”条。明.徐霖《绣襦记.第二出》:“效先人入室升堂,淑诸人凿壁悬梁。”
入室 : 获得老师学问技艺的真谛:入室弟子|升堂入室。
升堂 : 1.登上厅堂。2.比喻学问技艺已入门。3.旧谓官吏登公堂审讯案件。4.见"升堂拜母"。
义参“升堂入室”。见“升堂入室”条。
此处所列为“升堂入室”之典源,提供参考。
由:子路(西元前542∼前480),姓仲,名由,字子路,一字季路。孔子弟子,春秋鲁国卞人。性好勇、事亲孝。仕卫,死于孔悝之难。富政治长才,在孔门四科中,列于政事科。
瑟:乐器名。一种弹拨弦乐器。形状似琴,长八尺一吋,广一尺八吋,古有五十弦,后改为二十五弦,相传为庖牺所作。此指子路弹瑟的技巧。
奚为:为何,何以。
堂:厅堂。比喻光明正大之境。
室:内室。比喻精奥之处。
《孔子家语.卷三.弟子行》:“盖入室升堂者,七十有余人,其孰为贤?”
《绣襦记》第二出:“晨昏激昂,务干干惕励心收放。效先儒入室升堂,淑诸人凿壁悬梁。”
升堂入室
shēng táng rù sh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