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:小洞。有空子就钻。比喻利用一切机会去活动。
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5回:“况且上海办捐的人,钻头觅缝,无孔不入,设或耽搁下来,被人家弄了进去,岂不是悔之不及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 ⑤《商务成语大词典》 ⑥《远流活用成语辞典》
紧缩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
帝国主义对其殖民地的经济掠夺是无孔不入的。
“无孔不入”就是任何空隙没有不钻进去的,在清朝李鉴堂《俗语考原》记载了苏东坡曾自喻如:“水银泻地,无孔不入。”以说明他无所不通达。要了解这个比喻,得从水银的性质了解起。水银这种物质,表面张力很大,比水的表面张力大七倍,一杯水倒在地上时会趋向成一滩水的状态,相反水银却会趋向形成水银滴,而且一遇孔隙便滚动而入,所以说“无孔不入”。这句话也可以写成“水银泻地,无窍不入”,例如:清代方苞编了《正嘉四书文》一书,在卷四中收录了归有光的文章,其中论述到《中庸》的“喜怒哀乐之未发”,就说他读了宋人“五子书”,融洽贯串,拿起笔写下心得,有如“水银泻地,无窍不入”。后来“无孔不入”自行独立成一句成语,原本是无所不通达的意思,后转用以讥讽人善于钻营,有机会就钻。
没有什么孔隙不钻入的。比喻消极的东西易于渗透、侵入。亦指人善于钻营,有隙就乘机营求
无所不达。如:“病菌是无孔不入的,平日须多注意饮食卫生。”近无远弗届
讥人善于钻营。《官场现形记.第三五回》:“况且上海办捐的人,钻头觅缝,无孔不入,设或耽搁下来,被人家弄了去,岂不是悔之不及。”
无孔不入:成语
无孔不入:小游戏
指遇空隙就钻进去。亦比喻善于四处钻营;善于利用一切机会。
任何空隙没有不钻进去的。原本是无所不通达的意思。 语或出清.李鉴堂《俗语考原.无孔不入》。后用“无孔不入”讥讽人善于钻营。
入,不能写作“人”。
清.李鉴堂《俗语考原.无孔不入》:“水银泻地,无孔不入。苏东坡自言其无所不达也。今俗以喻人之善钻营者。”(源)
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五回:“何孝先生怕过了几天,有人打岔,事情不成功,况且上海办捐的人,钻头觅缝,无孔不入,设或耽搁下来,被人家弄了去,岂不是悔之不及。”
无孔不钻
wú kǒng bù zuān
犹“无孔不入”。见“无孔不入”条。清.平步青《霞外攟屑.卷六.宿迁县志》:“人情牟利,无孔不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