釜:锅。薪:柴。在锅底下抽出柴火。比喻从根上解决问题。也指暗中进行破坏。
汉 董卓《上何进书》:“臣闻扬汤止沸,莫若去薪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 ⑤《商务成语大词典》 ⑥《远流活用成语辞典》
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比喻做事非常彻底
如今有个道理,是“釜底抽薪”之法,只消央人去把告状的安抚住了,众人递个拦词便歇了。(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回)
北朝东魏大将侯景起兵反叛朝廷被打败,就跑到南朝梁武帝萧衍那里求救,萧衍发兵给他,他进攻东魏失败。东魏魏收给萧衍写了《为侯景判移梁朝文》,劝萧衍对侯景这种人只能“抽薪止沸,剪草除根。”萧衍不听,侯景后来又背叛梁朝。
《吕氏春秋》是战国时代秦相吕不韦,召集门下食客完成的集体著作。共二十六卷,分十二纪、八览、六论,有汉高诱注。其内容综合九流百家,畅论天地人物,多主儒术,而参以道家、墨家之言,取材博赅,颇有功于古代史料的保存。亦称为《吕览》。在〈季春纪.尽数〉中提到,如果把沸腾的开水舀出来,再倒回锅中,想要使其不再沸腾,这是无济于事的,倒不如把锅子底下的柴火撤掉,没了热源,开水自然也就不会沸腾了。后来“釜底抽薪”这句成语可能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或比喻从源头断绝。
把柴火从锅底抽掉。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军事上是指从根本上打败敌人的谋略
如今有个道理,是“釜底抽薪”之法。——清·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
薪,柴火。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《儒林外史.第五回》:“如今有个理,是『釜底抽薪』之法。”反扬汤止沸
法语 (expr. idiom.) retirer la bûche de dessous le chaudron, couper le mal à sa racine
釜底抽薪是一个成语,出自《三十六计》第十九计,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,才能使水止沸。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也指暗中进行破坏。
釜底抽薪,把柴火从锅底抽掉,才能使水止沸。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语出北齐魏收《为侯景叛移梁朝文》:“抽薪止沸,剪草除根。”古人还说:“故以汤止沸,沸乃不止,诚知其本,则去火而已矣。”在《三十六计》位列第十九计。
釜,锅子。薪,柴火。“釜底抽薪”指从锅底抽掉柴火。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#语或本《吕氏春秋.季春纪.尽数》。后亦用“釜底抽薪”比喻从源头断绝。
△“扬汤止沸”
釜,不能写作“斧”;薪,不能写作“新”。
典故或见于《汉书.卷五一.贾邹枚路传.枚乘》。
汤:热水、开水。
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回:“如今有个道理,是『釜底抽薪』之法。只消央个人去把告状的安抚住了,众人递个拦词,便歇了。”
《镜花缘》第九五回:“你要晓得小儿惊风,其症不一,……如因热起,则清其热;因寒起,则去其寒;因风起,则疏其风;因痰起,则化其痰;因食起,则消其食。如此用药,不须治惊,其惊自愈,这叫做『釜底抽薪』。”
抽薪止沸
chōu xīn zhǐ fèi
犹“釜底抽薪”。见“釜底抽薪”条。北齐.魏收〈为侯景叛移梁朝文〉:“授柄奸回,欲求肝胆之诚,更启危亡之兆,固智者不为,迷者遂去,若抽薪止沸,剪草除根。”
绝薪止火
jué xīn zhǐ huǒ
犹“釜底抽薪”。见“釜底抽薪”条。《汉书.卷五一.贾邹枚路传,枚乘》:“(枚)乘奏书谏(吴王濞)曰:『……欲汤之沧,一人炊之,百人扬之,无益也,不如绝薪止火而已。不绝之于彼,而救之于此,譬犹抱薪而救火也。』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