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读书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。投:扔掉。
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班超传》:“家贫,常为官佣书以供养。久劳苦,尝辍业投笔叹曰:‘大丈夫……安能久事笔研间乎?’后立功西域,封定远侯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 ⑤《商务成语大词典》 ⑥《远流活用成语辞典》
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
他象同世交子弟闲话一样,问了问贺人龙的家庭情形,“投笔从戎”的经过。(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二十二章)
东汉初期,班超因为家贫靠帮官府抄写文件为生,供养老母。但是他觉得这样抄抄写写没什么出息。刚好北方匈奴侵汉,他把笔一扔,毅然报名参军,当了一名军官,在战斗中立了大功。他向朝廷建议与西域各国建交,朝廷派他出使西域。
据《东观汉记.卷一六.班超列传》载,东汉时,班超因家境贫困,只好为官府抄写书籍,赚取微薄薪水,以供养母亲,贴补家用。有一天,他做得有些厌烦,便停止抄写,将笔搁置于一旁,叹息说:“大丈夫应效法傅介子、张骞等人,立功边疆,保家卫国,怎能长久从事文书工作,将生命耗费在笔砚之间呢?”于是决定从军报效国家。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“投笔从戎”,用来指弃文从军,以卫国立功。
中国后汉班超家境穷困,在官府做抄写工作,曾经掷笔长叹说,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,哪能老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!后人把文人从军叫做投笔从戎
汉代班超因家贫而常为官佣书以供养,后辍业而叹:“大丈夫无它志略,犹当效傅介子、张骞立功异域。”典出《后汉书.卷四七.班超传》。后指弃文从军以卫国建功。《孽海花.第二五回》:“你道珏斋为何安安稳稳的抚台不要做,要自告奋勇去打仗呢?虽出于书生投笔从戎的素志,然在发端的时候,还有一段小小的考古轶史。”近弃文就武﹑弃文竞武
投笔 : 1.谓弃文而就他业。多指弃文就武。
从戎 : 同“从军”:投笔从戎|捐躯远从戎。
戎,军旅。“投笔从戎”指弃文从军,以卫国立功。 典出《东观汉记.卷一六.班超列传》。
戎,不能写作“戊”。
班超:西元32∼102,字仲升,东汉右扶风平陵人。班彪之子,班固之弟。明帝时出使西域,平服五十余国,被任命为西域都护,又以军功封为定远侯。
扶风安陵:东汉右扶风安陵县,地约在今陕西省咸阳县东二十里。
徐令:徐县县令,班彪之官职。徐,指临淮郡徐县,约在今安徽省盱眙县西北八十里。
彪:班彪(西元3∼54),字叔皮,东汉扶风安陵人。才高好著述,继司马迁《史记》作西汉史六十五篇,未完而殁,后由子班固及女班昭继续完成,即今《汉书》。
辍业:指停止抄书工作。
傅介子:生卒不详。西汉北地义渠道人。昭帝时出使大宛,降服楼兰、龟兹。因诛匈奴使者,还拜中郎。后又斩楼兰王,被封为义阳侯。
张骞:?∼西元前114,字子文,西汉汉中成固人。武帝时以军功封博望侯,旋拜中郎将,出使乌孙,分遣副使至大宛、康居、大夏等,自此打通与西北诸国的交通,使汉朝能与中亚交流。
笔研:笔砚。研,通“砚”。
唐.陈子昂〈为金吾将军陈令英请免官表〉:“始年十八,投笔从戎。西逾流沙,东绝沧海。南征北伐,无所不至。”
清.王韬《淞滨琐话.卷四.反黄粱》:“我未尝不思投笔从戎,上马杀贼,请缨自效,击楫兴悲,特患上之人不我用耳。”
《孽海花》第二五回:“你道珏斋为何安安稳稳的抚台不要做,要告奋勇,去打仗呢?虽出于书生投笔从戎的素志,然在发端的时候,还有一段小小的考古轶史。”
弃笔从戎
qì bǐ cóng róng
犹“投笔从戎”。见“投笔从戎”条。唐.张?《游仙窟》:“兄及夫主,弃笔从戎,身死寇场,茕魂莫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