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要有命令就听从;形容完全服从命令。唯:唯独;命:命令。
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十二年》:“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,将唯命是从,岂其爱鼎?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 ⑤《商务成语大词典》
动宾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
尔本贵人,故重其值,但输券之后,当唯命是从,不得韦许。(明 邵景詹《觅灯因话 姚公子传》)
公元前597年,楚庄王率大军讨伐郑国,攻破郑国都城。郑襄公裸露上身跪迎楚庄王,说可以占领郑国,让郑国人作奴仆,或者给他一个朝贡的机会,他都可以唯命是从。楚庄王看他十分可怜就答应退兵,允许郑国求和,并订立盟约。
同"唯命是听"。
绝对服从命令,不敢违抗。《后汉书.卷八四.列女传.鲍宣妻传》:“既奉承君子,唯命是从。”也作“惟命是听”。近敬谨如命,唯唯诺诺反遇事抗命
绝对服从命令,不敢违抗。《后汉书.卷八四.列女传.鲍宣妻传》:“既奉承君子,唯命是从。”也作“惟命是听”。
从,不能写作“重”。
“唯命是从”和“百依百顺”都有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意思。并都含有在命令、逼迫下的顺从。但“百依百顺”有由于感情上的爱情等所表现出来的顺从的意思;“唯命是从”没有;多用于上下级;长幼之间;应用范围比较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