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喻从旁推究,弄清楚事情真相。
《汉书·赵广汉传》:“钩距者,设欲知马贾(价),则先问狗,已问羊,又问牛,然后及马,参伍其贾,以类相准,则知马之贵贱,不失实矣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
作谓语、定语;同“问羊知马”
汉宣帝时期,颍川太守赵广汉十分聪明能干,治理地方军政事务很有一套办法,他叫家仆到牲口市场去买马,并告诉他先问狗、羊、牛价,然后再问马价,把价格进行比较就能够以合适的价钱购买了。家仆十分佩服。
问牛 : 1.《汉书.丙吉传》载:丙吉为相,见人逐牛,牛喘吐舌。吉问牛行几里。或谓牛喘为细事。吉曰:"方春少阳用事,未可大热,恐牛近行用暑故喘﹐此时气失节,恐有所伤害也。三公典调和阴阳,职当忧,是以问之。"后以"问牛"为称颂官员关怀民间疾苦的典故。
先打听牛的价钱,即可以推知马的价钱。见《汉书.卷七六.赵广汉传》。比喻从旁推敲以得知事实真相。也作“问羊知马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