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到适当的程度就停止。比喻做事恰到好处。
先秦 孔子《论语 乡党》:“不多食”宋 朱熹集注:“适可而止,无贪心也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 ⑤《商务成语大词典》 ⑥《远流活用成语辞典》
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褒义
从来没有暴风雨能够持久的。果然持久了,我们也吃不消,所以我们要它适可而止。(闻一多《宫体诗的自赎》)
朱熹(西元1130∼1200)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,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,累官至宝文阁待制。他平日致力讲学著述,曾重建修复白鹿洞书院,为讲学之所。晚年筑草堂于云谷山,因此又号云谷老人。光宗庆元二年,韩侂胄为相,朱熹遭弹劾去职,并被视为“伪学逆党”,不久病死。卒谥文,后世尊称为朱子或朱文公。朱熹治学以居敬穷理为主,集宋代理学的大成。著述丰富,其中影响最大的是《诗集传》和《四书章句集注》,后者为元、明、清三朝科举的标准本。在《四书章句集注.论语集注.乡党》中叙述孔子的生活规律,有“不多食”这一项,朱熹作注:“适可而止,无贪心也。”意思指吃东西吃到适当的程度就该停止,不要贪心吃得过多。后来“适可而止”被用来指事情做到恰到好处就该停止。
做到适当程度就停下来,不要过头
你说得太多了适可而止吧
恰到好处就停止,不再继续下去。《东周列国志.第七○回》:“所以然者,由我王能恤民力,适可而止,去其醉饱过盈之心故也。”《文明小史.第二回》:“同外国人打交道,亦只好适可而止。”近恰到好处,恰如其分反过犹不及
适可而止是一个成语,比喻做事恰到好处或者劝诫他人做事不要太过火候、咄咄相逼。出自《论语·乡党》。
指事情做到恰到好处就该停止。语出宋.朱熹《四书章句集注.论语集注.乡党》。
止,不能写作“只”。
“适可而止”和“恰到好处”都可表示“做事适当;不过分”;但“适可而止”偏重于“止”;到了适当地步便停止;有劝戒之意;而“恰到好处”;偏重于“到”;说话恰好到了最适当的地步;有褒扬之意。
宋.朱熹《四书章句集注.论语集注.乡党》︰“适可而止,无贪心也。”(源)
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七○回:“所以然者,由我王能恤民力,适可而止,去其醉饱过盈之心故也。”
《文明小史》第二回:“大人已经先去拜他,又送他酒席,这也尽够的了。同外国人打交道,亦只好适可而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