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互相配合、补充、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。
汉·王褒《圣主得贤臣颂》:“明明在朝,穆穆列布,聚精会神,相得益章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
作谓语、定语;指相互配合
此处所列为“相得益彰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
“相得益彰”原作“相得益章”。“彰”,明显、彰显的意思,“相得益彰”是指彼此互相配合、映衬,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。《汉书.卷六四下.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.王襃》中收录王襃的一篇文章〈圣主得贤臣颂〉。内容主要在述说圣主和贤臣之间的关系。他认为贤才是国家的工具,官员如果是贤能的人才,则不需任何的改革更张,功德自然就会普及全国。工具锐利,用的力量少,但效果却很好。相同的道理,圣人和君子,正是圣明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,因此君王必须认真寻找贤德之人,才能够安逸地享受天下太平。做部属的也是如此,贤能的人一旦遇到圣明的君主,谋略合乎君主的心意,规谏的言词受到重视,忠君之心能够彰显,得以担任官职且施展抱负。所以天下太平,君主圣明,贤能的人才自然聚集,众人心神聚合,会集大家的智慧,互相勉励、配合,更能显现出各自的长处。“相得益彰”这句成语就出自此处,指互相配合、映衬,更能显出各自的优点。
谓互相配合﹑补充﹑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。
相得 : 1.相配;相称。2.彼此投合。3.互相联络。4.会合。
义参“相得益彰”。见“相得益彰”条。
此处所列为“相得益彰”之典源,提供参考。
俊艾:贤德之人。艾,通“乂”,音一ˋ,才德出众。
尧、舜、禹、汤、文、武:指唐尧、虞舜、夏禹、商汤、周文王及周武王六个圣主。
稷:后稷,周朝的先祖,生卒年不详。相传姜原因为踏到天帝的足迹,而怀了后稷。生下孩子后,最初想要将他丢弃,因此取名为弃。长大后,帝尧举荐他为农师,因有功绩,被封于邰,号曰“后稷”。
契:殷代始祖。高辛氏的儿子,生卒年不详,尧时为司徒,封于商。音ㄒ一ㄝˋ。
皋陶:音ㄍㄠ 一ㄠˊ,生卒年不详。相传为舜的臣子,掌管刑狱事务。
伊尹:名挚,生卒年不详,商初贤相。商的开国君主汤死后,继承君位的孙子太甲无道,伊尹将他放逐到桐宫,等到太甲悔过后,再迎回复位。
吕望:指周初贤臣吕尚。字子牙,东海人,生卒年不详。本姓姜,他的先祖封于吕,所以称为“吕尚”。周文王出外打猎时,和他相遇于渭水河边,相谈甚欢,说道:“我的太公(父亲)盼望一位能辅佐周朝的人,你真的是那个人吗?你让我的太公盼望好久啊!”因此吕尚又号“太公望”。周文王立他为师。后佐武王击败商朝,封于齐,后世称为“姜太公”。
明明:明举贤才。
穆穆:威仪盛大的样子。
列布:排列分布。
聚精会神:心神聚合,会集众人的智慧。见“聚精会神”。
《汉书.卷六四下.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.王襃》:“明明在朝,穆穆列布,聚精会神,相得益章。”(源)
相得益彰
xiāng dé yì zhā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