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口不一致;口上说一套;心里想一套。形容心口不一致。
晋 葛洪《抱朴子 微旨》:“口是心非,背向异辞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 ⑤《商务成语大词典》 ⑥《远流活用成语辞典》
联合式;作定语、宾语;含贬义
俺哥哥原来是口是心非,不是好人了也。(明 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七十三回)
“口是心非”这句成语当源自晋代葛洪的《抱朴子》。此书为道家典籍,分内外两篇,〈黄白〉所记载为有关道家的“黄白术”。道家为求长生不死而有各种炼丹方术,“黄白术”是将贱金属铅、锡等冶炼成贵金属黄金、白银的技术,据说将金银再制成器皿作为餐具,食用日久可以延年益寿。而欲习此术者,必须身骨清洁、资质聪慧,再配以师传的口诀。故事中的程伟想学的就是这种方术,但屡试不成。而他的妻子是得道的人,只用少许的药与水银共同煎煮,一下子就炼出了白银。程伟想尽办法讨好妻子,要她传授秘方,但因为她认为程伟的资质不适学习此术,所以严加拒绝。程伟便起了歹心,准备以暴力使她屈服。其妻得知后告诫他说:“道术只能传授给合适的对象,遇上这种人,就是路上偶然相遇,也可以传给他。如果口中说的一套,心思却充满邪念的人,纵然把我逼死,我也不会传的。”但程伟并没有就此放弃,仍是苦苦相逼,结果把妻子逼疯而死。此处原文中的“口是而心非者”,指的是口中说一套,心中却是充满邪念的人。另外在《抱朴子.内篇.微旨》亦见“口是心非”一语,原文内容则是表述某些人不做善事,喜好杀戮,而且嘴里说的是一套,心里想的又是另外一套。这些都是种罪过。后来“口是心非”演变为成语,就用来形容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致。
口所言说与心所思想不一致
他的伪善和口是心非是无以复加的,几乎是堂而皇之的
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致。《抱朴子.内篇.黄白》:“口是而心非者,虽寸断支解,而道犹不出也。”宋.司马光〈刘道原十国纪年序〉:“高论之士,始异而终附之,面誉而背毁之,口是而心非之者,比肩是也。”近两面三刀,口蜜腹剑,心口不一,言不由衷,阳奉阴违反口快心直,心口如一,言行一致
德语 Doppelzüngigkeit (S, Sprichw), anders handeln als denken ( wörtl. anders reden als denken ) (V, Sprichw), heucheln (V, Sprichw)
口中如此说,心中不作如此想。指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致。
语出《抱朴子.内篇.黄白》。
△“言不由衷”、“阳奉阴违”
是,不能写作“事”。
“口是心非”和“言不由衷”;都能形容心口不一。但“口是心非”语义比“言不由衷”要重得多。
伟:程伟,生卒年不详。为道教传说中的人物,性好炼丹方术。
挝笞:音ㄓㄨㄚ ㄔ,鞭打。
寸断支解:意即苦刑逼死。
《抱朴子.内篇.黄白》:“如非其人,口是而心非者,虽寸断支解,而道犹不出也。”(源)
《抱朴子.内篇.微旨》:“若乃憎善好杀,口是心非,背向异辞,反戾直正……凡有一事,辄是一罪。”(源)
宋.张君房《云笈七签.卷六三.金丹诀》:“若内行不真,心生犹豫,口是心非,终无得理。”
宋.司马光〈刘道原十国纪年序〉:“高论之士,始异而终附之,面誉而背毁之,口是而心非之者,比肩是也。”
明.徐?《杀狗记》第一七出:“龙卿子传,搬唇弄舌,口是心非,到底有失,不可轻信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七三回:“俺哥哥原来口是心非,不是好人了也。”
《镜花缘》第六五回:“今日听得舅舅来接,以为借此大家顽顽可以解解闷气。谁知你们见了面,只说这些口是心非道学话,岂不闷上加闷么!”
心非口是
xīn fēi kǒu shì
犹“口是心非”。见“口是心非”条。明.徐《杀狗记》第二九出:“堪恨两人不志诚,心非口是无定准(准),到此方知说谎的人,嗏!糖言蜜口畜生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