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省吃省穿,生活节俭。
宋 苏轼《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》:“农民之家,量入为出,缩衣节口,虽贫亦足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
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节俭
缩衣节口的日子真难熬
此处所列为“节衣缩食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
战国时代的白圭是著名的商人和经济专家,因为擅长经商而名满天下。他最主要的致富理论是“人弃我取,人取我与”,强调经商必须掌握行情和时机。当某种商品因生产过剩而导致低价抛售时,他便大量收购;等到市场缺货,导致高价索求时,他再卖出。除了能看准时机,逢低买入,逢高卖出,很会经商之外,也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。在《史记》中记载着,白圭对于饮食不讲究奢华,十分克制自己的欲望,对于衣服也非常俭朴,总是和奴仆同甘共苦。白圭认为经商不只是追逐财利,还强调商人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学养,像伊尹、姜子牙一样有谋略,像孙武、吴起用兵那样果断,像商鞅执法般严谨。如果不能具备智、勇、仁、强等素质,成为一个通时变、善决断、能取予、有所守的人,在经商一途上难有伟大的成就。后来“节衣缩食”这句成语就从《史记》原文中的“薄饮食,节衣服”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生活非常节俭。
见"缩衣节食"。
节俭。唐.杜牧〈燕将录〉:“顐玩之臣,颜涩不展,缩衣节口,以赏战士,此志岂须臾忘于天下哉?”也作“节食缩衣”。
节口 : 1.犹节食。2.方言。时机﹐机会。
义参“节衣缩食”。见“节衣缩食”条。
此处所列为“节衣缩食”之典源,提供参考。
薄:不重视。
用事僮仆:办事的家僮和仆役。
唐.杜牧〈燕将录〉:“顐玩之臣,颜涩不展,缩衣节口,以赏战士,此志岂须臾忘于天下哉?”
宋.苏东坡〈大悲阁记〉:“十年而得恶疾,且死,自誓于佛持终身,且造千手眼观音像,而诵其名千万口。病已而力不给,则缩衣节口,三十余年,铢积寸累,以迄于成。”
节衣缩食
jié yī suō sh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