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目瞪口呆”。
《说唐》第二一回:“惊得王小二目定口呆,眼巴巴看他把三十枝毛竹拖去了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 ⑤《商务成语大词典》
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吃惊的神态
那伙计听说,抬头一看,只见不是同仁堂了,不禁气得目定口呆。★清·吴研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二十九回
此处所列为“目瞪口呆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
“目瞪口呆”原作“目瞪口噤”,语见唐.皇甫枚《三水小牍.卷下.夏侯祯黩女灵皇甫枚为祷乃免》。《三水小牍》的内容主要讲述唐朝民间神异故事,其中一则说道:在汝州鲁山县西的小山里有座“女灵观”,供奉着一个女子,她的容貌妖娇艳丽,但神色间流露着伤感怨怼。有一天,夏侯祯到庙里参观,被这尊神像吸引,迟迟不肯离去,他取酒祝祷说:“我夏侯祯年轻并且尚未娶亲,今日见着您的丰姿,十分仰慕,我愿意留在庙里,作为扫除的仆役以侍奉您,希望您能够成全。”当天晚上夏侯祯回去后,变得神智迷糊,无法入睡,像是被阴灵入侵。他的友人皇甫枚赶来探望,看到他瞪着双眼,嘴巴紧闭不能出声,一付呆滞的模样。皇甫枚猜想应是在“女灵观”中,他所说的话得罪了女神,于是赶紧代他向女神告解道歉,夏侯祯才恢复正常。在此文中,“目瞪口噤”是形容夏侯祯被阴灵入侵,瞪着眼睛,嘴巴紧闭的失神模样。后来“目瞪口呆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受惊或受窘以致神情痴呆的样子。
同"目瞪口呆"。
受惊或受窘以致神情痴呆的样子。也作“目瞪口呆”、“目睁口呆”。
义参“目瞪口呆”。见“目瞪口呆”条。
此处所列为“目瞪口呆”之典源,提供参考。
夕:夜晚。
惝恍:音ㄔㄤˇ ㄏㄨㄤˇ,迷糊不清的样子。
噤:音ㄐㄧㄣˋ,闭嘴不能言语。
《说唐》第二一回:“惊得王小二目定口呆,眼巴巴看他把三十枝毛竹拖去了。”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二○回:“云岫一面听我说,一面气得目定口呆。”
目瞪口呆
mù dèng kǒu dā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