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网】-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。
字典
  • 字典
  • 词典
  • 成语
  • 康熙字典
  • 说文解字
当前位置:成语词典网 > 不假思索的意思
jiǎ suǒ

不假思索

成语不假思索的知识

● 不假思索的解释

假:借助;依靠;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;思索:思考探究。不用思考就作出反应。形容做事、说话敏捷、迅速。也指不认真地随便乱说。

● 不假思索的出处

宋 黄榦《黄勉斋文籍 复黄会卿》:“戒惧谨独,不待勉强,不假思索,只是一念之间,此意便在。”

● 不假思索收录于
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 ⑤《商务成语大词典》 ⑥《远流活用成语辞典》

● 不假思索的用法

动宾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懒于思考,不负责任的办事

● 不假思索的例句

华安不假思索,援笔立就,手捧所做呈上。(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二十六)

● 不假思索的典故

宋人黄干在写给好友的一封回信中,提到他细读《中庸》一书的心得。大意是:《中庸》是子思子在家学中完全了解儒道的本末源流之后才写成的一本书,书中详尽阐发了圣贤之道的底细。全书从戒惧谨独(心怀警戒恐惧谨守慎独之道)讲起,接着谈到智仁勇三达德,最后以“诚”字作结。所谓“戒惧谨独”,既不必勉强费力,也不用思考探求,一念之间,立刻就能体会个中真意。初学的人果能勤奋懈地奉行把持,便得以完整保全上天赋与的本性。至于所谓“智仁勇”三德,以及“诚”之一字,只要加上讲学力行的功夫,也就不难融会贯通了。“不假思索”就是直接摘自信中的一个成语,用于表示不经过思考探求,立即做出反应。

● 不假思索的意思

不花时间考虑或思索马上作出反应,形容说话做事敏捷

不费思考,用不著动脑。《警世通言.卷二六.唐解元一笑姻缘》:“学士大惊,唤华安到来,出题面试。华安不假思索,援笔立就,手捧所作呈上。”

法语 sans réflexion, sans hésitation, au pied levé, avec empressement

● 不假思索的词语分开解释

不假 : 1.不借用。2.不需要;不凭藉。3.确实;真的。
思索 : 1.思考探求。

● 不假思索的网络解释

不假思索是一个汉语成语,

拼音是bù jiǎ sī suǒ,

释义:用不着想,形容说话做事迅速。

● 不假思索的释义

假,借。“不假思索”指不经过思考探求,立即做出反应。语出宋.黄干〈复黄会卿书〉。

● 不假思索的辨形

索,不能写作“锁”。

● 不假思索的典源

宋.黄干1>〈复黄会卿书〉(据《黄勉斋文集》卷四引)


一二年来,于《中庸》之旨,玩之殊有味。此乃子思子于其家学中备见本末源流,作为此书,尽发圣贤底蕴,虽非初学所能尽晓,而亦初学所不可不知。始之以戒惧谨独,次之以智仁勇之三德,终之以诚之一字。戒惧谨独,不待勉强,不假思索,只是一念之闲2>,此意便在。初学岂可不以孜孜奉持?则天之所以予我者,便已浑然在此矣。然后加讲学力行之功,以尽其所谓智仁勇者,则理之浑然者,又灿然各有着落,而无毫厘之差矣。于是又进其所谓诚者,亦不过讲学力行,而实用其力焉,则天理流行无少闲断矣。

〔注解〕

黄干(1152年-1221年),字直卿,号勉斋,闽三山(今福建福州市)人。为朱熹女婿。晚年隐居于武夷,潜心闽学研究,编有《朱子行状》。

闲:音ㄐㄧㄢ,同“间”。

● 不假思索的辨识

反义成语

冥思苦想、深思熟虑

● 不假思索的书证

宋.黄干〈复黄会卿书〉:“戒惧谨独,不待勉强,不假思索,只是一念之闲,此意便在。”(源)

《警世通言.卷二六.唐解元一笑姻缘》:“华安不假思索,援笔立就,手捧所作呈上。”

《警世通言.卷二七.假神仙大闹华光庙》:“魏生欲观仙笔,即将文房四宝,列于几上。洞宾不假思索,信笔赋诗四首。”

《镜花缘》第一三回:“刚才我因此女话语过于离奇,所以教他写几个字,试他可真读书,谁知他不假思索,举笔成文。”

《镜花缘》第五三回:“这是若花姐姐故意弄这难题目,那知姐姐不假思索,竟把前朝年号以及事迹,一挥而就。”

● 不假思索参考词语

不假思虑

ㄅㄨˋ ㄐㄧㄚˇ ㄌㄩˋ

bù jiǎ sī lǜ

犹“不假思索”。见“不假思索”条。

宋.朱熹〈读苏氏纪年〉:“至于天下何思何虑,正谓虽万变之纷纭,而所以应之各有定理,不假思虑而知也。”

不假思量

ㄅㄨˋ ㄐㄧㄚˇ ㄌㄧㄤˊ

bù jiǎ sī liáng

犹“不假思索”。见“不假思索”条。

宋.袁甫《蒙斋集.卷一九.石松子》:“初无奥旨,亦无秘诀。不假思量,何劳论说。”

不加思索

ㄅㄨˋ ㄐㄧㄚ ㄙㄨㄛˇ

bù jiā sī suǒ

犹“不假思索”。见“不假思索”条。

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四九回:“当时张太太盛怒之下,不加思索,以致有此一番举动。”

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八一回:“赵哑子铺开格眼,研墨操笔,不加思索,往上就写。”

不待思索

ㄅㄨˋ ㄉㄞˋ ㄙㄨㄛˇ (变) ㄅㄨˊ ㄉㄞˋ ㄙㄨㄛˇ

bù dài sī suǒ (变) bú dài sī suǒ

犹“不假思索”。见“不假思索”条。

明.李开先〈文林郎河南道监察御史北泉蓝公墓志铭〉:“七岁善记诵,能诗对。从资善公于京师,福山孙内翰珪以长对难之,不待思索,句奇绝而字的确已。”

不暇思索

ㄅㄨˋ ㄒㄧㄚˊ ㄙㄨㄛˇ

bù xiá sī suǒ

没空思考探求,立即做出反应。见“不假思索”条。

《斩鬼传》第二回:“锺馗提起笔来,不暇思索,一会而就,果然是敲金戛玉,文不加点。”

成语宝刀未老文字的意思
不假思索中字的意思:
基本字义不bù(ㄅㄨˋ)⒈ 副词。⒉ 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...>>查字典
成语不假思索图片
按成语首字母分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