良:好;苦口:口味苦。有疗效的好药往往味苦难吃。比喻劝诫、批评的话;虽然听起来不舒服;但很有益处。
晋 陈寿《三国志 吴志 孙奋传》:“夫~,惟疾者能甘之;忠言逆耳,惟达者能受之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 ⑤《商务成语大词典》 ⑥《远流活用成语辞典》
主谓式;作主语、宾语、分句;用于规劝
夫良药苦口,惟冼者能甘之。忠言逆耳,惟达者能受之。(《三国志 吴志 孙奋传》)
战国七雄中的韩国,因为饱受强邻秦国的威胁,加上国君无能,人心涣散,以致内忧外患交迫,随时都可能亡国。韩非身为韩国的诸公子之一,曾在荀子门下受业学习,希望能用一己之才,为国效力,挽救国势。他虽屡次上书劝谏韩王,却无法受到重用。于是他把满腔的抱负雄心,写成《韩非子》一书。在《韩非子.外储说左上》中提到:有用的药吃起来虽然觉得很苦,但是聪明的人却会勉强自己喝下它,因为知道吃下之后能够治好自己的病;忠直的话语听起来让人很难受,但是英明的君主却会听从,因为知道采纳之后可以成就大业。后来“良药苦口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表示能治好病的药,多味苦难咽;亦用于比喻谏言多不顺耳,但却有益于人。
好药往往味苦难吃。比喻忠言逆耳。
能治病的药,多味苦难咽。比喻谏言多拂逆于心,但却有益于人。《韩非子.外储说左上》:“夫良药苦于口,而智者劝而饮之,知其入而已己疾也。”《三国志.卷五九.吴书.吴主五子传.孙奋传》:“夫良药苦口,惟疾者能甘之;忠言逆耳,惟达者能受之。”近忠言逆耳反花言巧语
能治好病的药,多味苦难咽。比喻谏言多不顺耳,但却有益于人。
语本《韩非子.外储说左上》。
△“忠言逆耳”、“良药苦口,忠言逆耳”
苦,不能写作“若”。
典故或见于《孔子家语.卷四.六本》。
已:止,此指治愈。
拂:音ㄈㄨˊ,违逆不顺。
《韩非子.外储说左上》:“夫良药苦于口,而智者劝而饮之,知其入而已己疾也。”(源)
《孔子家语.卷四.六本》:“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,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。”
《后汉书.卷七四下.袁绍刘表列传.袁谭》:“配闻良药苦口而利于病,忠言逆耳而便于行。”
《三国志.卷五九.吴书.吴主五子传.孙奋》:“夫良药苦口,惟疾者能甘之。忠言逆耳,惟达者能受之。”
唐.王季友〈滑中赠崔高士瑾〉诗:“实腹以芝术,贱形乃刍狗。自勉将勉余,良药在苦口。”
《喻世明言.卷三九.汪信之一死救全家》:“良药苦口,忠言逆耳。有智妇人,赛过男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