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“燕雀处堂”。
《孔丛子·论势》:“燕雀处屋,子母安哺,煦煦焉其相乐也,自以为安矣;灶突炎上,栋宇将焚,燕雀颜色不变,不知祸之将及也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
作谓语、定语;指不知处境危险
燕雀处屋的危险应该考虑
战国后期,秦国攻打赵国,赵国的近邻魏国却见死不救,认为这对魏国有利,魏国相国子顺可不这样认为。他认为秦国势力强大,侵略成性,魏国不能像房梁下的燕雀那样过着安逸的生活,因为房屋发生了火灾,燕雀就没有栖身之处了。
此处所列为“燕雀处堂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
“燕雀处堂”典源作“燕雀处屋”。战国时,秦国出兵攻赵国,魏的大夫们一致认为不论赵国是输是嬴,对魏国来说都是有利的,但相国子顺却持反论说:“秦是个贪暴的国家,打败赵国后一定会再攻打其他国家,那时魏国就危险了。这好比是在住家筑巢的燕雀,平日相安无事和乐融洽,自以为很安全。可是有一天火焰从灶上的烟囱窜出,眼看就要烧到屋梁,燕雀面不改色,没有警觉灾祸就要降临在自己身上。现在你们完全没想到赵国被攻破后,灾难将会降临在自己身上,人和燕雀同样无知吗?”后来“燕雀处堂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身处危境而不自知,毫无警惕之心。出现“燕雀处堂”的书证如《三国志.卷五三.吴书.张严程阚薛传.薛综》裴松之注引《汉晋春秋》:“臣(薛珝)闻燕雀处堂,子母相乐,自以为安也,突决栋焚,而燕雀怡然不知祸之将及,其是之谓乎!”
(1) 燕雀在堂上筑巢。比喻处境危险而不自知
燕雀处屋,子母相哺,煦煦焉其相乐也,自以为安矣;灶突决上,栋宇将焚,燕雀颜色不变,不知祸之将及己也。——汉· 孔鲋《孔丛子·论势》
(2) 亦作“燕雀处堂”
比喻居安而不知危,毫无警戒之心。《孔丛子.卷五.论势》:“先人有言,燕雀处屋,子母相哺,喣喣焉其相乐也,自以为安矣;灶突决上,栋宇将焚,燕雀颜色不变,不知祸之将及己也。”也作“堂间处燕”、“燕雀处堂”。
燕雀 : ①鸟名。嘴圆锥形,羽毛黑褐色,以昆虫为食。②燕和雀。比喻无远大志向或庸俗浅薄者:燕雀安知鸿鹄之志|燕雀之见。
义参“燕雀处堂”。见“燕雀处堂”条。
此处所列为“燕雀处堂”之典源,提供参考。
典故或见于《吕氏春秋.有始览.谕大》、《吕氏春秋.士容论.务大》。
燕雀:动物名。雀类。体型纤小,嘴圆锥形。雄鸟的头和背羽毛呈黑色;雌鸟则为暗褐色。以昆虫为食,能飞取抛掷的弹丸,人们常饲养以为戏。
喣喣:即“煦煦”,音ㄒㄩˇ ㄒㄩˇ,温和慈惠。
灶突炎上:火焰从灶上的烟囱冒出。灶突,灶上的烟囱。
《孔丛子.论势》:“先人有言:『燕雀处屋,子母相哺,喣喣然其相乐也,自以为安矣。灶突炎上,栋宇将焚,燕雀颜不变,不知祸之及己也。』”(源)
燕雀处堂
yàn què chǔ tá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