谓对待别人讳言其过恶,称扬其好处。
汉·班固《白虎通·谥》:“天子崩,大臣至南郊谥之者何?以为人臣之义莫不欲褒其君,掩恶扬善者也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 ⑤《商务成语大词典》
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劝诫人
而小异于肇者,不书人之过恶,以谓职非史官,而掩恶扬善者,君子之志也。★宋·欧阳修《归田录》卷二
此处所列为“隐恶扬善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
孔子在《礼记.中庸》中,称赞舜之所以能成为一国之君,是因为他乐于请教别人,并且能明辨浅近的言语,隐藏别人的恶行而宣扬别人的善行,待人处事不偏不倚,无过无不及,折衷运用在人民身上。后来“隐恶扬善”被用来指隐藏他人的过失,宣扬他人的善行。
谓对待别人讳言其过恶,称扬其好处。
亦作:[[掩恶扬美]]
隐藏过失,宣扬善行。参见“隐恶扬善”条。《梁书.卷五六.侯景传》:“臣涡阳退衄,非战之罪,实由陛下君臣相与见误。乃还寿春,曾无悔色,祗奉朝廷,掩恶扬善。”宋.苏轼〈赵康靖公神道碑〉:“专务掩恶扬善,以德报怨,出于至诚。”
扬善 : 1.宣扬好人好事。
义参“隐恶扬善”。见“隐恶扬善”条。
此处所列为“隐恶扬善”之典源,提供参考。
舜:上古帝王的称号。姓姚,名重华。因建国于虞,故称为“虞舜”或“有虞氏”。性至孝,尧用之,后受禅为天子,都于蒲阪(今山西省永济县)。在位四十八年,南巡,崩于苍梧之野。传位于禹。亦称为“大舜”。
大知:大智。知,音ㄓˋ,同“智”,智慧。
迩言:浅近的言语。迩,音ㄦˇ。
汉.班固《白虎通.卷二.右论帝王制谥之义》:“天子崩,大臣至南郊谥之者何?以为人臣之义,莫不欲褒称其君,掩恶扬善者也。”
宋.欧阳修《归田录》卷二:“余之所录,大抵以肇为法。而小异于肇者,不书人之过恶,以谓职非史官,而掩恶扬善者,君子之志也。”
隐恶扬善
yǐn è yáng shà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