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路时脚抬得很高;神气十足。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。
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桓公十三年》:“莫敖必败,举趾高,心不固矣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 ⑤《商务成语大词典》 ⑥《远流活用成语辞典》
联合式;作谓语、状语;含贬义
但是那种趾高气扬的神情总嫌有些不够大方罢。(闻一多《复古的空气》)
战国时期,齐国孟尝君出使楚国,楚王送他珍贵的象床,负责送象床的登徒去游说孟尝君的门人公孙戍,希望能劝止这项差使。公孙戍说动孟尝君不接受这件宝物。孟尝君见他出门时趾高气扬的样子觉得奇怪,原来他得到登徒的一把宝剑。
战国时,齐国大臣孟尝君到楚国为相,楚王送他象牙雕塑的床为见面礼,命登徒送去。登徒觉得象牙床太贵重,要是不小心弄坏了可赔不起,便央求孟尝君的门人公孙戍想办法阻止此事,事成后愿以祖传的宝剑做为答谢。公孙戍答应帮忙,便去见孟尝君,劝他不要接受楚国的这个礼物,孟尝君问他为什么,他说:“您所到的小国,均敬仰您、信赖您,是听闻您在齐国能解救民生贫困,使即将灭绝者得以存续。那些国家的杰出人士,都将国事嘱托于您,是因为仰慕您的义气与廉节。今天若接受楚国这个贵重的礼物,那么其他您尚未造访的国家要如何接待您呢?所以臣劝您不要接受这份厚礼。”孟尝君听了觉得有道理,立即接受他的建议。 公孙戍于是快步离去,但是还没出门就被叫回来。孟尝君问他:“你要我别收这份礼的建议是很好,但是你为什么走路时把脚擡得那么高?样子显得那么神气?”公孙戍说:“因为我有三件喜事,还外加一支宝剑。”孟尝君问他说的是什么,他说:“您有门下食客好几百人,都没人敢进谏,只有我敢,这是一喜;再者,我的谏言又获得采纳,这是二喜;进谏后可使您免于过错,这是三喜。此外,登徒不愿护送象床,他允诺:我如果帮了他的忙,便送我宝剑一把作为答谢。”孟尝君问他是否收到宝剑,他说还没有。孟尝君不但要他赶快去把宝剑收下,还在门板上写下:“能使我扬名、阻止我犯错,纵然私下收受宝物的人,都请快来进谏。” 除了《战国策》之外,时间较早的《左传》已有“举趾高”的说法。《左传.桓公十三年》:“春,楚屈瑕伐罗,斗伯比送之。还,谓其御曰:『莫敖必败。举趾高,心不固矣。』”说的是:斗伯比觉得莫敖走路时脚擡得很高,显得很骄傲,必定会失败。不过,在《战国策》中,除了“举足之高”的用法又接以“志之扬”,语义较完整。后来“趾高气扬”这个成语应该就是从《战国策》演变而出,用于形容人骄傲自满、得意忘形。
脚抬得高高,得意扬扬,形容骄傲自大、自命不凡的样子
走路脚抬得很高,十分神气。语本《左传.桓公十三年》:“莫敖必败。举趾高,心不固矣。”后形容骄傲自满、得意忘形的样子。《花月痕.第一二回》:“他趾高气扬,全不照管,便栽了一交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.第四四回》:“正说话时,便来了两个人,都是趾高气扬的。”也作“足高气扬”。近不可一世,高视阔步,耀武扬威反低首下心,低声下气,奴颜婢膝,灰心丧气,垂头拱手,垂头丧气
走路时脚擡得很高,样子显得十分神气。形容人骄傲自满、得意忘形。 语本《战国策.齐策三》。
趾,不能写作“指”或“志”;扬,不能写作“阳”。
见“踌躇满志”(163页)。
典故或见于《左传.桓公十三年》。
孟尝君:田文,生卒年不详,战国时齐之公族。相齐,封于薛,号孟尝君。好养贤士,食客数千人。
楚:古国名。周成王封熊绎于楚,春秋时称王,都郢,为战国七雄之一,领有今湖南、湖北、安徽、浙江及河南南部等地,后为秦所灭。
公孙戍:生卒年不详。孟尝君门人。
齐:古国名。周武王封姜太公于齐,传至战国时,君位被权臣田氏篡夺,为战国七雄之一,领有今山东省一带地方,后为秦国所灭。
存亡继绝:使濒临灭亡者,继续存在。见“存亡继绝”。
英桀:才智优异出众。桀,通“杰”。
累:嘱托。
说:通“悦”,音ㄩㄝˋ。喜爱。
中闺:宫中小门。闺,上圆下方的小门。
重:音ㄔㄨㄥˊ,外加。
门下:门下食客。上文所云“门人”亦同此。
郢:春秋时楚国的都城,位于今湖北省江陵县。
登徒:复姓。
疾:通“急”,迅速。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四回:“正说话时,便来了两个人,都是趾高气扬的,嚷着叫调桌子打牌。”
《花月痕》第一二回:“不想从西廊转过水榭,这过路亭是一道板桥。他趾高气扬,全不照管,便栽了一交。”
清.孔尚任《桃花扇》第一六出:“旧黄扉,新丞相,喜一旦趾高气扬,廿四考中书模样。”
《聊斋志异.卷六.绛妃》:“尔乃趾高气扬,发无端之踔厉;催蒙振落,动不已之瓓珊。”
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五一回:“他戴一顶绒帽,一顶狐狸皮帽套,一领插青布篮(蓝)布里棉道袍,一双皂靴,撞了人,趾高气扬,作揖拱手,绝无上下。”
足高气扬
zú gāo qì yáng
即“趾高气扬”。见“趾高气扬”条。明.沈德符《万历野获编.卷二六.谐谑.术艺》:“若初进者足高志扬,凌轹前辈,其胸必挺而高,袍须前长后短。”
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八五回:“(乐)羊受觞饮之,足高气扬,大有矜功之色。”
趾昂气粗
zhǐ áng qì cū
即“趾高气扬”。见“趾高气扬”条。清.苏桓〈报陈龙媒书〉:“士君子失意落节,磊块不堪,咄嗟展转,难以言譬。稍获知遇,趾昂气粗,好恶横中,苍白易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