隐:隐匿;隐瞒;扬:宣扬。隐蔽别人的坏处;宣扬别人的好处。
西汉 戴圣《礼记 中庸》:“舜好问而好察迩言,隐恶而扬善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 ⑤《商务成语大词典》 ⑥《远流活用成语辞典》
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含褒义
他和你是同僚官,虽有些过失,你可隐恶而扬善。(明 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三十三回)
孔子在《礼记.中庸》中,称赞舜之所以能成为一国之君,是因为他乐于请教别人,并且能明辨浅近的言语,隐藏别人的恶行而宣扬别人的善行,待人处事不偏不倚,无过无不及,折衷运用在人民身上。后来“隐恶扬善”被用来指隐藏他人的过失,宣扬他人的善行。
隐藏别人的过失、坏处,而褒扬别人的善事、好处,这是古代提倡的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
舜好问而好察迩言,隐恶而扬善。——《礼记·中庸》
语本《礼记.中庸》:“舜好问而好察迩言,隐恶而扬善。”隐藏他人的过失,宣扬他人的善行。《醒世恒言.卷三.卖油郎独占花魁》:“难得这好人,又忠厚,又老实,又且知情识趣,隐恶扬善,千百中难遇此一人。”也作“掩恶扬善”。
隐恶 : 1.隐瞒恶事。2.指鲜为人知的恶行。
扬善 : 1.宣扬好人好事。
隐恶扬善,指宽厚地不谈人的坏处,光宣扬人的好处。
隐藏他人的恶行,宣扬他人的善行。语出《礼记.中庸》。
“遏恶扬善”
隐,不能写作“稳”。
舜:上古帝王的称号。姓姚,名重华。因建国于虞,故称为“虞舜”或“有虞氏”。性至孝,尧用之,后受禅为天子,都于蒲阪(今山西省永济县)。在位四十八年,南巡,崩于苍梧之野。传位于禹。亦称为“大舜”。
大知:大智。知,音ㄓˋ,同“智”,智慧。
迩言:浅近的言语。迩,音ㄦˇ。
《礼记.中庸》:“舜其大知也与!舜好问而好察迩言,隐恶而扬善,执其两端,用其中于民,其斯以为舜乎!”(源)
《水浒传》第三三回:“他虽有些过失,你可隐恶而扬善。”
《醒世恒言.卷八.乔太守乱点鸳鸯谱》:“我叫你去,不过权宜之计,如何却做出这般没天理事体!你若三朝便回,隐恶扬善,也不见得事败。”
清.王夫之《读通鉴论.卷一二.晋愍帝》:“此致人使谏之难,君子之所虑,而隐恶扬善,乐取于人之所以圣与!”
清.梁绍壬《两般秋雨盦随笔.卷五.在疚记》:“隐恶扬善者,圣人也;好善恶恶者,贤人也。”
掩恶扬善
yǎn è yáng shàn
即“隐恶扬善”。见“隐恶扬善”条。汉.班固《白虎通.卷二.右论帝王制谥之义》:“天子崩,大臣至南郊谥之者何?以为人臣之义,莫不欲褒称其君,掩恶扬善者也。”
宋.欧阳修《归田录》卷二:“余之所录,大抵以肇为法。而小异于肇者,不书人之过恶,以谓职非史官,而掩恶扬善者,君子之志也。”
掩恶扬美
yǎn è yáng měi
掩,隐。“掩恶扬美”即“隐恶扬善”。见“隐恶扬善”条。《汉书.卷八二.王商史丹傅喜传》:“赞曰:『丹之辅道副主,掩恶扬美,傅会善意,虽宿儒达士无以加焉。』”
掩过扬善
yǎn guò yáng shàn
过,过失。“掩过扬善”犹“隐恶扬善”。见“隐恶扬善”条。《汉书.卷七四.丙吉传》:“于官属掾吏,务掩过扬善。”
隐恶扬美
yǐn è yáng měi
美,善美之事。“隐恶扬美”即“隐恶扬善”。见“隐恶扬善”条。汉.贾谊《新书.卷一○.立后义》:“故声名称于天下而传于后世,隐其恶而扬其德美,立其功烈而传之于久远,故天下皆称圣帝至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