耸:引起注意;使人吃惊。指故意夸大事实或作过于激动的表情;使人听到或看了感到震惊。
清 恽敬《杂记》:“豫章大镇,或书有不可达者,故托辞为此;抑为州将者,以此耸人听闻,豫绝系援,皆未可知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 ⑤《商务成语大词典》 ⑥《远流活用成语辞典》
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
(1)这种人专爱传播那些耸人听闻的消息。(2)许多资产阶级报纸为了推广销路,经常刊登一些耸人听闻的消息,吸引读者。
“耸人听闻”原作“耸动听闻”。耸,惊骇、惊动的意思。听闻,所听到的事情。“耸人听闻”的意思是指人对于所听到的事情感到惊骇。宋朝周密所撰《齐东野语》这本书记载很多南宋旧事,而〈洪君畴〉一文是写洪君畴的生平事迹。洪君畴,名天锡,宋朝泉州晋江人。理宗宝祐年间,宦官、外戚为祸,却没人敢上书弹劾,那时洪君畴恰好被任命为御史,他一向敢于直言,任职后在首次上呈的奏章,强调身为御史,应以公正无私的心,匡正君主行为,并且说:“职责所在,不但不能奉承大臣的旨意,也不敢奉承陛下的旨意。”当然,这种看法和官场谄媚风气相达异,使人听到这些话后大为惊骇、震憾。后来“耸人听闻”这句成语可能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表示使人听后大为惊骇。出现“耸人听闻”的书证如《野叟曝言》第三五回:“文白以区区一衿,敢于指斥其短,欲诛戮其身,真可谓不畏强御者矣!比着那史册上的朱云请剑,李膺破柱,更足耸人听闻!”
故意说夸大或奇特的话,使人听了震惊
关于最近凶杀案的耸人听闻的新闻标题
使人听后大为惊骇。《野叟曝言.第三五回》:“文白以区区一衿,敢于指斥其短,欲诛戮其身,真可谓不畏强御者矣!比著那史册上的朱云请剑,李膺破柱,更足耸人听闻。”近骇人听闻,危言耸听
“耸人听闻”之“耸人”,典源作“耸动”。使人听后大为惊骇。
语或本宋.周密《齐东野语.卷七.洪君畴》。
△“危言耸听”、“骇人听闻”、“耸动人听”
耸,不能写作“丛”。
“耸人听闻”与“骇人听闻”区别在于:“耸人听闻”偏重于“耸”;指让人震惊;一般指不符实际的事情;“骇人听闻”偏重于“骇”;指让人害怕;多指凶残的坏事。
疏:古代臣下进呈君王的奏章。
宪府:御史治事的地方,指御史台。
清.恽敬〈杂记〉:“其时朝野多故,豫章大镇,或书有不可达者,故托辞为此;抑为州将者,以此耸人听闻,豫绝系援,皆未可知。”
清.汪师韩《诗学纂闻.刘随州别严士元诗》:“其言『细雨湿衣看不见』者,以比浸润之谮;『闲花落地听无声』者,闲官之挫折,无足重轻,不足耸人听闻。”
《野叟曝言》第三五回:“文白以区区一衿,敢于指斥其短,欲诛戮其身,真可谓不畏强御者矣!比着那史册上的朱云请剑,李膺破柱,更足耸人听闻!”
耸动听闻
sǒng dòng tīng wén
犹“耸人听闻”。见“耸人听闻”条。宋.周密《齐东野语.卷七.洪君畴》:“首疏以正心格君为说,且曰:『职臣在宪府,不惟不能奉承大臣风旨,亦不敢奉承陛下风旨。』固已耸动听闻矣。”(源)
耸听闻
sǒng tīng wén
即“耸人听闻”。见“耸人听闻”条。明.李开先〈贝江刘凤鸣才喜其逢而惜其去也诗以送之时正暮秋〉诗二首之二:“若逢花艳日,来看草玄文;雅志真超绝,雄谈耸听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