巫:旧时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。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,法术无可施展。后比喻相形之下,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。
先秦 庄周《庄子》:“小巫见大巫,拔茅而弃。”
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⑥《远流活用成语辞典》
主谓式;作宾语、分句;含贬义
仅仅十万人口的双桥镇何足以供回旋,比起目前这计划来,真是小巫见大巫!(茅盾《子夜》五)
东汉末年“建安七子”之一陈琳,学识广博,能诗善文,很有创新精神,深得曹操的赏识,在魏国做官。东吴长史张昉对陈琳的《武库赋》、《应机论》大加赞美。陈琳回信说他的作品比不上张昭等,是“所谓小巫见大巫,神气尽矣。”
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庄子曾说过:“小巫师见到大巫师,用拔茅的方式占卜,拔起茅草却不能判断吉凶,便把茅草抛弃,不肯请教,这就是为什么小巫师永远比不上大巫师的原因了。”庄子的这段话是说人如果遇到比自己更有实力的人,而不向他学习,就会相形见绌,永远居于人下。到了三国时,文人张纮和陈琳互相欣赏对方的才学,张纮读到陈琳的作品,马上写信称赞他文笔优美。而陈琳也回信说:“这里因为会写文章的人少,所以我的作品才特别受重视。但和你和景兴、子布比起来,就像小巫师见到大巫师一样,根本不能相提并论。”陈琳在这封信里,用“小巫”来比喻自己,说自己无法和张纮等三位“大巫”相比。后来“小巫见大巫”被用来比喻两者能力相差甚远,无法相提并论。
小巫师见了大巫师,法术就施展不开了。比喻两者之间高下悬殊,差距太大,不能比拟
今景兴在此,足下与 子布在彼,所谓小巫见大巫,神气尽矣。—— 汉· 陈琳《答张紘书》
本指小巫师见到大巫师,其法术就无法施展。《太平御览.卷七三五.方术部.巫下引庄子》:“小巫见大巫,拔茅而弃,此其所以终身弗如也。”后比喻能力相差甚远,无法相提并论。通常有自谦的意味。汉.陈琳〈答张纮书〉:“今景兴在此,足下与子布在彼,所谓小巫见大巫,神气尽矣。”
小巫 : 1.谓巫师中法术低下者。2.喻学业技艺低下者。3.年轻的女巫。
大巫 : 1.指为首的或法术高明的巫师。2.比喻自己所敬服的人。
小巫师见到大巫师,相形见绌,法术无法施展。 语出《庄子》逸文。后用“小巫见大巫”比喻能力相差甚远,无法相提并论。
拔茅:古代的一种占卜方式,拔茅草如连根拔起,即为吉兆。
弃:同“弃”。
《艺文类聚.卷八二.草部下.茅》引《庄子》逸文:“小巫见大巫,拔茅而弃,此其所以终身弗如。”(源)
《三国志.卷五三.吴书.张严程阚薛传.张纮》裴松之注引《吴书》:“此闲率少于文章,易为雄伯,故使仆受此过差之谭,非其实也。今景兴在此,足下与子布在彼,所谓小巫见大巫,神气尽矣。”
《明诗记事.辛签.卷三.倪元璐》引陶元藻《越画见闻》:“吾生平颇爱天池书法,脱尽俗尘;及置倪公行草之旁,便如小巫见大巫,无坐立处。”
清.袁牧〈与梅六公子书〉:“仆调之曰:『子不见梅六公子之松,而遽以自满耶?』崔曰:『嘻!吾之戚里也。小巫见大巫,必见之而后神气尽焉。』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