巫山:指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典故。洛浦:洛水之滨。传说中有洛水女神,三国魏曹植渡洛水时,因感战国楚宋玉对楚王与神女事,遂作《洛神赋》。后以“巫山”、“洛浦”二典合用,指巫山神女和洛水女神,也指男女幽会。亦作“巫山洛水”。参见“巫山云雨。”
巫山:指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典故。洛浦:洛水之滨。传说中有洛水女神,三国魏曹植渡洛水时,因感战国楚宋玉对楚王与神女事,遂作《洛神赋》。后以“巫山”、“洛浦”二典合用。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
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巫山 : 1.战国宋玉《高唐赋》序:"昔者先王尝游高唐,怠而昼寝。梦见一妇人,曰:'妾巫山之女也,为高唐之客。闻君游高唐,愿荐枕席。'王因幸之。去而辞曰:'妾在巫山之阳,高丘之阻,旦为朝云,暮为行雨,朝朝暮暮,阳台之下。'旦朝视之,如言,故为之立庙,号曰朝云。"后遂用为男女幽会的典实。2.山名。在四川﹑湖北两省边境。北与大巴山相连,形如"巫"字,故名。长江穿流其中,形成三峡。
洛浦 : 1.洛水之滨。2.借指洛神。
巫山,指男女欢合,参见“巫山”条。洛浦,洛水江滨。传说中有洛水女神,三国魏曹植渡洛水时,因感于战国楚王与神女之事,作了一篇〈洛神赋〉。后以巫山洛浦指巫山的神女和洛水的女神,亦指男女欢合。元.杨讷《西游记》第一八出:“待谁来挂念,早则是桃腮杏脸,巫山洛浦皆虚艳。”也作“巫山洛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