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佛教语。谓屏弃世俗一切杂念,彻悟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(即佛性)。②指率真地表现心性。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80回:“却说三藏坐在林中,明心见性,讽念那《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》,忽听得嘤嘤的叫声‘救人’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林语堂《论买东西》:“宋儒喜欢讲明心见性,以庄以诚求之,要除去物欲之蔽。”
1.佛教语。谓屏弃世俗一切杂念,彻悟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(即佛性)。 2.指率真地表现心性。
洞明心性的本源。《元史.卷二六.仁宗本纪三》:“明心见性,佛教为深;修身治国,儒道为切。”《西游记.第一一回》:“陛下明心见性,是必记了,传与阳间人知。这唤做『六道轮回』。”
明心 : 1.谓使心思清明纯正。2.表明心迹。
见性 : 1.佛教语。谓悟彻清净的佛性。
明心见性是一个汉语词汇,明心是发现自己的真心;见性是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。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了,所以说是直指本心。明本心,见不生不灭的本性。乃禅宗悟道之境界。言语道断、心行处灭。
洞明心性的本源。《元史.卷二六.仁宗本纪三》:“明心见性,佛教为深;修身治国,儒道为切。”《西游记》第一一回:“陛下明心见性,是必记了,传与阳间人知。这唤做『六道轮回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