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手拿来。多形容说话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例证丰富;选用时显得轻松自如;不必费心寻找。信手:随手;拈:用指头夹取东西。
宋 苏轼《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》诗:“前身子美只君是,信手拈来俱天成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 ⑤《商务成语大词典》 ⑥《远流活用成语辞典》
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写作等
惹一番信手拈来斧痕。(元 无名氏《度柳翠》第一折)
在禅宗史上,德山宣鉴禅师善于用“棒”开释弟子,临济义玄禅师则是精于用“喝”的方式来启发,故有“德山棒、临济喝”之称,亦合称为“德山临济”。《五灯会元》卷一四记载,大洪报恩禅师在开释弟子,讲解佛法时,提到德山和临济禅师。说这两位禅师说法时,随手引用各种古例来开示,禅理发挥便能涵括各角落,解说的高明有如耸立千仞的岩壁。让受启发的弟子感觉有如在冰河中升起火燄,也有如本已干枯的树木重新开满了花朵。后来“信手拈来”成为一句成语,除用于指随手引用材料,自如而不费力;亦用以比喻做事时,随手而为,毫不费力。
随手取来。形容写文章等时词汇或材料丰富,能熟练运用
信手拈来尽可惊。——宋· 陆游《秋风亭拜寇莱公遗像》
顺手拿来。比喻写文章时取材运笔极为自然。宋.陆游〈秋风亭拜寇莱公遗像〉诗:“巴东诗句澶州策,信手拈来尽可惊。”元.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.卷二四.待士鄙吝》:“阿翁作画如说法,信手拈来种种佳。”
信手 : 1.随手。
拈,即“拈提”,禅师举古例来说法开示。“信手拈来”指随手引用材料,自如而不费力。 语出《五灯会元.卷一四.大洪报恩禅师》。后亦用“信手拈来”比喻做事时,随手而为,毫不费力。
拈,不能写作“贴”。
德山、临济:指德山宣鉴禅师及临济义玄禅师。
信手:随手。
拈:拈提。即禅师法,举古例来开示的意思。
十方:佛教以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东南、西南、东北、西北、上、下为十方。泛指各处、各界。
壁立千仞:形容岩壁矗立之势极高。仞,音ㄖㄣˋ,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。见“壁立千仞”。
《五灯会元.卷一四.大洪山报恩禅师》:“昔日德山、临济,信手拈来,便能坐断十方,壁立千仞。直得冰河焰起,枯木花芳。”(源)
《五灯会元.卷一四.天宁齐琏禅师》:“官不容针,私通车马。若到恁么田地,始可随机受用。信手拈来,妙应无方。”(源)
宋.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.前集.卷二三.杜牧之》:“《诗眼》云:『……此诗如禅家所谓信手拈来,头头是道者,直书目前所见,平易委曲,得人心所同然,但他人艰难不能发耳。』”
宋.严羽《沧浪诗话.诗法》:“及其透彻,则七纵八横,信手拈来,头头是道矣。”
宋.陆游〈遣兴诗〉其二:“床头亦有闲书卷,信手拈来倦即休。”
元.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.卷二四.待士鄙吝》:“阿翁作画如说法,信手拈来种种佳。”
明.王世贞《艺苑卮言》卷一:“文之与诗,固异象同则,孔门一唯,曹溪汗下后,信手拈来,无非妙境。”
信手拈出
xìn shǒu nián chū
犹“信手拈来”。见“信手拈来”条。宋.韩驹〈赠赵伯鱼〉诗:“一朝悟罢正法眼,信手拈出皆成章。”
信手拈得
xìn shǒu nián dé
犹“信手拈来”。见“信手拈来”条。宋.苏轼〈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〉诗五首之三:“前生子美只君是,信手拈得俱天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