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手忙脚乱”。慌张不知所措。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十一:“问:‘如何是大悲境?’师曰:‘千眼都来一只收。’曰:‘如何是境中人?’师曰:‘手忙脚乱。’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
作谓语、状语;指慌乱
惊得舌吐头摇,脚忙手乱。★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》第七十九回
此处所列为“手忙脚乱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
在所引典源中,禅师开示信众,开悟须要及时,不能耽误,切莫等到报应当头,才如落入滚水锅中的螃蟹那般忙乱慌张,即使生有八足也不管用。这里的“手脚忙乱”是忙乱慌张、举止失措的意思。后来成语演变作“手忙脚乱”。常见於戏曲、小说中。如元.关汉卿《蝴蝶梦》第二折:“扑咚咚阶下升衙鼓,諕的我手忙脚乱。”《三侠五义》第九回:“众人不知有何用处,只得按着吩咐的样子荡起。一个个手忙脚乱,整整闹了一夜,方才荡得。”均是同样的用法。而另在《五灯会元.卷一一.镇州大悲和尚》中也可见到“手忙脚乱”一词,此处有僧人问禅师,如何才是佛菩萨的大悲之境?禅师回答“手忙脚乱”,意思是佛菩萨为救度众生痛苦,因此十分忙碌,这种心境即是大悲之境。这里的“手忙脚乱”则是指十分忙碌的意思。这个意思今日较为罕用。
1.同"手忙脚乱"。 2.慌张不知所措。
形容做事慌乱,没有条理。《英烈传.第七九回》:“惊得舌吐头摇,脚忙手乱。”也作“手忙脚乱”。
常用程度:一般。
感情色彩:贬义词。
成语结构:联合式。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状语;指慌乱。
产生年代:古代。
典故出处: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·大学》:“若是不先知道这道理,到临事时,便脚忙手乱,岂能虑而有得?”
成语例句明:郭勋《英烈传》第79回:“惊得舌吐头摇,~。”
近 义 词手忙脚乱。
反 义 词从容不迫。
英文翻译fuss about/around.
义参“手忙脚乱”。见“手忙脚乱”条。
此处所列为“手忙脚乱”之典源,提供参考。
景德传灯录:书名。宋代道原撰,为禅宗史书之一。辑录自过去七佛,及历代禅宗诸祖五家五十二世,共一七○一人之传灯法系,内容包括行状、机缘、语录等。因在宋真宗景德元年(西元1004)具表上进,并奉敕入藏,故名“景德”;又以法系相承,犹如灯火相传,喻正法永不断绝,故称“传灯”。
典故或见于《五灯会元.卷一一.镇州大悲和尚》。
直须:就该、正应当。
《朱子语类.卷一四.大学.经上》:“若是不先知得这道理,到临事时便脚忙手乱,岂能虑而有得!”
《英烈传》第七九回:“惊得舌吐头摇,脚忙手乱。”
手忙脚乱
shǒu máng jiǎo luà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