像胶和漆那样黏结。形容感情炽烈;难舍难分。
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:“那张三和这婆惜,如胶似漆,夜去明来,街坊上的人也都知了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 ⑤《商务成语大词典》 ⑥《远流活用成语辞典》
联合式;作谓语、状语、补语;形容关系极为密切
那张三和这婆惜,如胶似漆。(明 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二十回)
西汉时期,邹阳与枚乘因吴王刘濞不听他们的劝阻,就投靠梁孝王刘武。刘武的大臣公孙诡因为嫉妒他们的才能,就诬陷邹阳,迫使刘武抓邹阳。邹阳在狱中给刘武写了一封信,其中有“感于心,合于行,亲如胶漆。”刘武深受感动释放了他。
“如胶似漆”原作“如胶如漆”。子夏去拜访曾子,曾子便请他进来吃点东西。子夏问曾子说:“这样不会太麻烦您吗?”曾子便回答说:“对君子而言有三件麻烦的事情,饮食却不包括在内;对君子而言,也有三件快乐的事情,而欣赏钟磬琴瑟之美却不包括在内。”子夏听了,便请教曾子:“什么是三件快乐的事情呢?”曾子回答:“有父母可以敬畏,有君王可以事奉,有儿子可以传授,这是第一件。当父母犯错的时候可以规劝他;当君王不行仁政时可以离开他;当儿子做错事时可以责备他,这是第二件。可以告诉君王治国的道理;可以帮助朋友解决困难,这是第三件。”子夏又问:“那么三件麻烦的事又是什么呢?”曾子回答:“年轻时候所学,年老时却忘了,这是第一件;事奉君主有功,却轻易地叛背君主,这是第二件;结交了很久的朋友,却中途和他绝交,这是第三件。”子夏听了,很佩服地说道:“说得好啊!谨慎地遵守一句好话,胜过读一辈子的书;而能事奉一个贤君,比治理万民的功绩更大;这些道理每个人都应该了解。我以前很愚昧,不了解耕种的道理,所以我所种的田,一年都没有收成;土地尚且如此,何况是人呢?以诚待人来交往,就算是原本疏远的人,也会变得亲密;如果用虚伪的态度与人交往,那么就算是原本亲密的人,也会变得疏远。诚实的人相交,情谊就像胶与漆紧密接合那样地坚固;虚伪的人相交,就好像薄冰见到太阳一样,情谊很快就会消失。身为一个君子,岂能不留意呢?”后来“如胶似漆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比喻感情的坚固或亲密。
(1) 形容感情深厚,难舍难分
那张三和这 婆惜,如胶似漆,夜去明来,街坊上人也都知。——《水浒传》
(2) 又说“如胶如漆”“如胶投漆”
真是一对烈火干柴,如胶投漆,燕尔新婚,连月那里拆得开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像漆和胶黏著一样。比喻友谊的坚固、笃厚或感情的投合、亲密。《水浒传.第二一回》:“那张三和这婆惜,如胶似漆,夜去明来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.卷一六》:“端的是如鱼似水,如胶似漆价相待。”也作“如胶投漆”、“如胶如漆”、“似漆如胶”。近水乳交融反势同水火
像漆和胶那样地紧密黏着。比喻感情的坚固或亲密。语本《韩诗外传》卷九。
“水乳交融”
胶,不能写作“蛟”。
戚:亲近。
薄冰之见昼日:如同薄冰见到太阳,形容很快就会消失。
《水浒传》第二一回:“那张三和这婆惜,如胶似漆,夜去明来。街坊上人也都知了。”
《警世通言.卷三一.赵春儿重旺曹家庄》:“(赵春儿与曹可成)两下如胶似漆,一个愿讨,一个愿嫁,神前罚愿,灯下设盟。”
清.李渔《闲情偶寄.卷一四.种植部.木本.竹》:“未雨先移,天甫阴而雨犹未下,乘此急移,则宿土未湿,又复带潮,有如胶似漆之势。”
以漆投胶
yǐ qī tóu jiāo
犹“如胶似漆”。见“如胶似漆”条。宋.刘克庄〈余自戊申春得疾止酒十年戊午秋开戒小饮〉诗二首之一:“暮龄寻旧好,如以漆投胶。”
以胶投漆
yǐ jiāo tóu qī
犹“如胶似漆”。见“如胶似漆”条。《文选.古诗十九首.客从远方来》:“以胶投漆中,谁能别离此。”
唐.孔颖达〈春秋正义序〉:“所谓子应乎母,以胶投漆,虽欲勿合,其可离乎!”
似漆如胶
sì qī rú jiāo
犹“如胶似漆”。见“如胶似漆”条。明.无名氏《桃园结义》第三折:“看了他形容端正不虚嚣,偶然间相会饮香醪,则他那温恭谦逊意勤劳,猛然间遇着,似漆如胶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五回:“就是宝玉黛玉二人的亲密友爱,也较别人不同,日则同行同坐,夜则同止同息,真是言和意顺,似漆如胶。”
如胶如漆
rú jiāo rú qī
即“如胶似漆”。见“如胶似漆”条。《韩诗外传》卷九:“与人以实,虽疏必密;与人以虚,虽戚必疏。夫实之与实,如胶如漆;虚之与虚,如薄冰之见昼日。”(源)
如胶投漆
rú jiāo tóu qī
犹“如胶似漆”。见“如胶似漆”条。清.和邦额《夜谭随录.卷三.邱生》:“生知其情动,遽前拥之,遂相与绸缪,如胶投漆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六九回:“真是一对烈火干柴,如胶投漆,燕尔新婚,连日那里拆得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