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:普遍;天:天下;庆:庆贺。普天下共同庆祝。
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》:“皇子诞育,普天同庆,臣无勋焉,百猥颁厚赉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 ⑤《商务成语大词典》 ⑥《远流活用成语辞典》
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分句;形容国家有令人高兴的事
大街上搭起几坐彩坊,中间还有四个字道:“普天同庆”,据说这算是过年。(鲁迅《华盖集续编 杂论管闲事 做学问 灰色等》)
“普天同庆”原作“溥天同庆”。郭淮,三国魏人。据《三国志.卷二六.魏书.满田牵郭传.郭淮》载,黄初元年魏文帝即位,他奉命前来祝贺,在半路上因为患病以致担误了行程。在庆祝会上,文帝当着群臣的面责问郭淮说:“昔日禹平定天下之后,在涂山大会诸侯,结果防风氏迟到,禹就处死他。今天是我登基全天下共同庆祝的大日子,你竟然迟到,这是为什么?”郭淮回答说:“我听说五帝时代,以德教导人民,到了禹时,政绩衰败,才开始用刑法。今天我正逢像尧舜一样,以德教民的盛世,所以知道不会像防风氏一样被杀。”文帝听了很高兴,提拔他为雍州刺史,封射阳亭侯。后来“普天同庆”这句成语,就从原文中的“溥天同庆”演变而出,用来指全天下的人共同庆祝。
天下的人们共同庆贺
殷洪乔谢曰:“皇子诞育,普天同庆,臣无勋焉,而猥颁厚赉。”—— 南朝宋·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》
天下的人共同庆祝。南朝宋.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排调》:“皇子诞育,普天同庆。”也作“溥天同庆”。近歌功颂德,率土同庆反怨声载道
“普天同庆”之“普”,典源作“溥”。“溥”通“普”。全天下的人共同庆祝。语本《三国志.卷二六.魏书.满田牵郭传.郭淮》。
普,不能写作“晋”。
禹:夏代开国之君。相传因治水有功,得舜让位,立国为夏。
防风:即防风氏。夏之诸侯,生卒年不详。禹平定天下,大会诸侯于涂山,防风氏违命迟到,禹杀之。
大戮:杀死、处死且陈尸示众。
溥天:同“普天”,全天下的意思。溥,音ㄆㄨˇ。
《艺文类聚.卷一.天部上.星》引晋.傅玄〈贺老人星表〉:“老人星见,体色光明,嘉占元吉,弘无量之祐,隆克昌之祚,普天同庆,率土含欢。”
《晋书.卷二一.礼志下》:“今皇太子国之储副,既已崇建,普天同庆。谓应上礼奉贺。”
南朝宋.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排调》:“元帝皇子生,普赐群臣。殷洪乔谢曰:『皇子诞育,普天同庆。臣无勋焉,而猥颁厚赉。』”
《隋唐演义》第六八回:“幽恨绵绵方适愿,普天同庆恩波遍。生死一朝风景变,漫道黄泉,也自通情面。”
《孽海花》第二回:“斯时正是大清朝同治五年,大乱敉平,普天同庆,共道大清国万年有道之长。”
溥天同庆
pǔ tiān tóng qìng
溥,普通。“溥天同庆”即“普天同庆”。见“普天同庆”条。《三国志.卷二六.魏书.满田牵郭传.郭淮》:“昔禹会诸侯于涂山,防风后至,便行大戮。今溥天同庆而卿最留迟,何也?”(源)
02.宋.苏轼〈徐州贺河平表〉:“盖天助有德而非人功,振古所无,溥天同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