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:名称;副:相称;相符合。名声与事实不相符合。指空有虚名。
三国 魏 刘邵《人物志 效难》:“中情之人,名不副实,用之有效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 ⑤《商务成语大词典》 ⑥《远流活用成语辞典》
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定语;指空有虚名
县、区、乡各级民众政权是普遍地组织了,但是名不副实。(毛泽东《井冈山的斗争》)
从前有一个人给大儿子取名盗,给小儿子取名殴,两个儿子聪明能干,深得父母的喜爱。一天大儿子盗拿把锄头到田间除草,母亲担心他穿得太单薄,就叫盗,官吏以为盗是贼就把他抓住,母亲叫殴去解释,大叫殴,官吏于是大殴盗。
“名不副实”典源作“名实不副”。“名”指名声、名义,“实”指实际的情形,名和实如果一致,那就是“名副其实”,但是如果不能互相配合,那就是“名不副实”了。古人十分重视“名”、“实”的重要性,如《论语.子路》:“子曰:『必也正名乎!』”又言︰“名不正,则言不顺;言不顺,则事不成。”就是孔子强调要辨正名义,使名实相符,如此一来,做事才会成功。在所引典源《汉书.卷九九.王莽传上》中,王莽为了篡夺汉室,所以千方百计地为自己铺路。他任宰衡、太傅、大司马,先掌握朝中的实权。但是有实权,而无名义,容易遭人非议。所以他上书太后,认为自己身为宰相,统领朝廷百官,却没有象征身分的印信,显得名实不副,因此请太后授他宰相印章,这样才能名副其实。后来“名不副实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空有虚名,不合实际。出现“名不副实”的书证如三国魏.刘劭《人物志.效难》:“中情之人,名不副实,用之有效,故名由众退,而实从事章。”
徒有虚名,与实际不相符合
名不副实的作家
空有虚名,不合实际。如:“这样做不是名不副实,徒惹是非吗?”魏.刘劭《人物志.效难》:“中情之人,名不副实,用之有效,故名由众退,而实从事章。”也作“名不符实”、“名不当实”。近有名无实反名不虚传,名副其实,名实相副
空有虚名,不合实际。
语本《汉书.卷九九.王莽传上》。
△“有名无实”
副,不能写作“付”。
典故或见于汉.弥衡〈鹦鹉赋〉。
《谷梁传》:书名。战国谷梁赤所撰。晋范宁作集解,唐杨士勋为之疏,清钟文烝着谷梁补注。为春秋三传之一。
宰衡:伊尹为阿衡,周公为太宰。汉帝兼采伊尹、周公的称号,加王莽号为“宰衡”,位上公。后世沿用为宰相的通称。
印信:政府机关使用的印章。有印、关防、钤记、国玺、职章等类别。
“名不副实”及“有名无实”都有名目与实际不相符的意思。
“名不副实”侧重名过于实;“有名无实”侧重空有名目。
名不副实 | 有名无实 | 例句 |
---|---|---|
○ | ㄨ | 这项商品号称效果神奇,但使用起来却和其他同类型产品差异不大,有点∼。 |
ㄨ | ○ | 他对公司事务毫无决定权,是个∼的总经理。 |
三国魏.刘劭《人物志.效难》:“中情之人,名不副实,用之有效,故名由众退,而实从事章。”
唐.殷璠〈河岳英灵集序〉:“如名不副实,才不合道,纵压梁窦,终无取焉。”
明.张岱〈快园记〉:“弟极苦,而住快园,世间事,名不副实,大率类此。”
名实不副
míng shí bù fù (变) míng shí bú fù
即“名不副实”。见“名不副实”条。《汉书.卷九九.王莽传上》:“臣愚以为,宰衡官以正百僚平海内为职,而无印信,名实不副。”(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