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到好价钱再出售(沽:卖)。比喻做事等待某种条件;或怀才等待赏识者重用。
宋 胡继宗《书言故事 金宝》:“待时而动曰待价而沽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 ⑤《商务成语大词典》 ⑥《远流活用成语辞典》
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
像中世纪骑士那样站在虹的桥上,高揭着什么怪好听的旗号,而实在只是出头,或竟是待价而沽。
春秋时期,孔子带领弟子到各国去游说推行他的政治主张,没有人接受并重用他,他并不灰心。弟子子贡以得到美玉如何处理问孔子,孔子毫不迟疑地回答:“卖掉它,卖掉它,我正在等待识货的人出现呢。”
“待价而沽”原作“善贾而沽”。子贡是孔子众多弟子之一,春秋卫国人,善于经商,并且口才极佳。他一直觉得自己的老师学问好,又具才干,像现在这样被埋没实在太可惜了,应该投靠一个贤能君主以一展长才。于是他问孔子:“有块美玉在这里,您认为应该找个木匣子把它收藏起来,还是求个好价钱卖了呢?”孔子一听就明白子贡话中所指,便回答:“卖了吧!卖了吧!我是在等有人出高价呢!”这段师生对答中,是把怀才不遇的孔子比喻成美玉,把期待中的贤能君主比喻成识货的好商人。孔子为了寻找愿意出高价的人,花费了十三年周游列国,直到六十八岁那年才放弃希望,返回故乡致力于古代典籍的整理。后来“待价而沽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人等待良机,为世所用。后亦用来比喻商品等待买主出高价买下。
沽:卖。等有了好价钱才卖。比喻有才能的人等待机会才肯出仕效力。也比喻某些人将自己当商品,等待高价出售(含讽剌义)
待时而动,曰待价而沽。——《书言故事·金宝类》
语本《论语.子罕》:“子曰:『沽之哉!沽之哉!我待贾者也。』”比喻人等待机会,为世所用。如:“每个社会新鲜人都待价而沽,期望能找一份好工作。”
待价 : 1.见"待贾而沽"。
出自《论语·子罕》子曰:“沽之哉!沽之哉!,我待贾者也。”。解释为释 义 待:等待。沽:卖,等待高价才出卖。旧时比喻等待时机出来做官,现多比喻等待有好的待遇、条件才答应任职或做事。用在证券术语上,就是在低位买进股票,等待比较高的价位卖出,从中获利。
等待较好的价钱才卖出。比喻人等待良机,为世所用。语本《论语.子罕》。后亦用“待价而沽”比喻商品等待买主出高价买下。
沽,不能写作“估”;价,不能写作“介”。
韫椟:音ㄩㄣˋ ㄉㄨˊ,收藏在木匣里。
贾:音ㄐㄧㄚˋ,通“价”,价格。另有一说音ㄍㄨˇ ,指商人。
沽:音ㄍㄨ,卖。
宋.杨时〈谢楚大夫启〉:“公论一废,私谒肆行,待价而沽,顾连城而莫售。”
明.冯惟敏〈端正好.不图名〉套:“不图名,非干禄,无心也待价而沽。”
明.李贽《续焚书.卷一.与焦弱侯太史》:“待价而沽,不欲求售者,以天下之无豪杰也。”
清.李伯元《南亭笔记》卷一○:“某年除夕,(吴大澂)忽书春联若干副,待价而沽。”
善价而沽
shàn jià ér gū
即“待价而沽”。见“待价而沽”条。清.王韬《淞滨琐话.卷四.沈兰芬》:“邻舟一叟网得锦鲤一尾,重数十斤,……以草绳贯其腮,曳而登岸,血流肤绽,谓将待善价而沽。”
清.黄百家《学箕初稿.卷一.解或》:“而独于学宫之肄业,郑重靳惜,必待善价而沽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