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“止渴思梅”。
清·孙雨林《皖江血·拒敌》:“止渴望梅,究有何益,此诚吾党大不幸了!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
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
此处所列为“望梅止渴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
东汉末年,曹操带领着大军要去讨伐张绣,走到半路,因为天气十分炎热,又找不到水源,身上揹着沉重行囊的士兵个个都又渴又累。此时足智多谋的曹操,心生一计,就对士兵们说:“弟兄们,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的梅林,结满了又酸又甜的果实,可以生津解渴。”士兵们听到之后,每个人脑中都想起梅子那酸中带着甘甜的味道,嘴里不由自主的生出津液,精神为之一振,不再感到口渴。曹操借此终于找到水源,解除部队没水喝的窘境。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“望梅止渴”,用来比喻以空想来安慰自己。
见"止渴思梅"。
止渴 : 1.解渴。
望梅 : 1.词牌名。即《解连坏》﹐双调﹐一百零六字﹐仄韵。此调创自柳永﹐以词有"信有早梅﹐偏占阳和﹐及时送香来﹐望明艳遥知非雪"句﹐故名"望梅"。后因周邦彦词有"好手能解连环"句﹐更名"解连环"。参阅《词谱》卷三四。2.犹言望梅止渴。
止渴望梅是一个汉语成语,意思是犹望梅止渴。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。同“止渴思梅”。出自:《世说新语·假谲》。
义参“望梅止渴”。见“望梅止渴”条。
此处所列为“望梅止渴”之典源,提供参考。
魏武:魏武帝曹操(西元155∼220),字孟德,小字阿瞒,东汉沛国谯人。雄才大略,多权诈,能作诗文。起兵追击黄巾贼,讨伐董卓,渐次剪削诸雄,自封为丞相,官拜大将军,爵号魏公,后死于洛阳。子曹丕篡汉,追谥武帝,庙号太祖。
行役:行军。
失汲道:迷失取水之路,指找不到水源取水。
梅:性耐寒,叶卵形,早春开花,花瓣五片,色红或白。果实味酸,可食。
饶子:多子,指梅树上结了很多果实。
宋.舒邦佐〈和于湖集茶韵〉诗三首之三:“午窗睡着呼汤急,止渴还应似望梅。”
望梅止渴
wàng méi zhǐ k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