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:寒冷;栗:发抖。不是因为寒冷而发抖。形容恐惧到了极点。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酷吏列传》:“是日皆报杀四百馀人,其后郡中不寒而栗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 ⑤《商务成语大词典》 ⑥《远流活用成语辞典》
紧缩式;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想到、听到或见到令人恐惧不安的
想到他可能遭遇的种种危险,真教人不寒而栗。
西汉汉武帝时酷吏义纵,在任定襄太守时,将狱中重刑犯120多人全部判死刑,罪犯家属买通狱卒探监,结果也都全被判死刑,一天就处死400多人,一时引起很大的震动,人们纷纷感到非常恐怖寒栗,担心有一天会被义纵杀掉。
“不寒而栗”原作“不寒而栗”。据《史记.卷一二二.酷吏列传.义纵》载,义纵是西汉武帝时的一个官吏,他执法严厉,杀人无数,被司马迁列为“酷吏”。义纵的姊姊是个医生,她治好了太后的病,得到太后的宠幸,义纵也从此踏上仕途。因为义纵执法不讲情面,替朝廷铲除了不少地方势力,所以获得赏识,官运一帆风顺。义纵担任南阳太守时,都尉宁成掌握关税大权,所以为所欲为,没人敢得罪他。义纵知道宁成的恶行后,就决定从此人开始好好整治南阳。宁成也知道义纵的手段强硬,不想得罪他,于是在义纵上任之时,带领众人在路旁恭敬地迎接。义纵知道宁成只是想要拉拢自己,就对他不理不睬。上任之后,义纵着手收集宁成犯罪的证据,逮捕宁成,将他家的人全部杀掉,财产也充公,致使当地的两大富豪孔氏和暴氏,害怕自己的罪行也被义纵揭发,吓得搬离了南阳。后来义纵又升为定襄太守。该地治安不好,所以义纵一到定襄,先将牢中两百多名囚犯改判死刑,又将曾前往探监的亲友也抓起来,说这些人企图为犯人开脱,全部处死,一天之内就处死了四百多人。定襄的人民听到了这个消息后,即使天气并不冷,竟都害怕得发抖起来。后来“不寒而栗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内心恐惧极至。
不冷而发抖。指恐惧心理引起的惊抖
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,郡中不寒而栗。——《汉书·义纵传》
全身不寒而栗
形容内心恐惧至极。汉.杨恽〈报孙会宗书〉:“下流之人,众毁所归,不寒而栗,虽雅知恽者,犹随风而靡,尚何称誉之有?”《聊斋志异.卷六.马介甫》:“大人面若冰霜,比到寝门,遂有不可问之处。岂果脂粉之气,不势而威?胡乃肮脏之身,不寒而栗?”也作“不寒而栗”。近毛骨悚然,胆战心惊,心惊胆跳,战战兢兢
“不寒而栗”之“栗”,典源作“栗”。“栗”通“栗”。虽不寒冷仍发抖。形容内心恐惧极至。语本《史记.卷一二二.酷吏列传.义纵》。
栗,不能写作“粟”或“票”。
“不寒而栗”和“毛骨悚然”;都形容害怕、恐惧。但“毛骨悚然”语义重;并可形容非常冷;“不寒而栗”不能形容冷;可表示内心的害怕。
军数出定襄:指定襄历经几次兵祸。数,音ㄕㄨㄛˋ,屡次。
义纵:?∼西元前117,西汉河东人。汉武帝时,其姊治瘉后病,纵遂获官职。为官直法行治,严刑峻罚,不避贵戚。后因事犯武帝,被处死。
掩:拘捕。
重罪轻系:重罪轻判。
鞠:同“鞫”,审问。
“为死罪解脱”:汉制,为囚犯私解刑具者,与其同罪。义纵将探监者视为欲脱囚罪,故全判死罪。
报杀:论处死刑。
猾民:奸刁的人。
汉.杨恽〈报孙会宗书〉:“下流之人.众毁所归,不寒而栗。虽雅知恽者,犹随风而靡,尚何称誉之有?”
汉、桓宽《盐铁论.周秦》:“赵高以峻文决罪于内,百官以峭法断割于外。死者相枕席,刑者相望,百姓侧目重足,不寒而栗。”
宋.沈枢《通鉴总类.卷一九下.李锜以贡献固主恩》:“德宗览之不悦,命械送锜。锜闻其将至,先凿阮于道旁,善贞至,并锁械内,阮中,生瘗之,远近闻之,不寒而栗。”
清.吴任臣《十国春秋.卷三二.南唐.彭利用传》:“利用丧父,客过唁之,对曰:『家君不幸短命,诸子糊口四方。归见相如之壁,空余仲堪之棺,实可痛心疾首,不寒而栗。”
清.傅泽洪《行水金鉴》卷一二四:“即万历(历)十二年间,粮船沉溺者数十只,漂没漕粮至七、八千石,殊为运道之梗。远近之民谈此湖,不寒而栗。”
《聊斋志异.卷六.马介甫》:“大人面若冰霜,比到寝门,遂有不可问之处。岂果脂粉之气,不势而威?胡乃肮脏之身,不寒而栗?”
不寒而冽
bù hán ér liè
即“不寒而栗”。见“不寒而栗”条。明.袁宏道〈郑母节行始末〉:“闺门之内,不寒而冽,课子克家有声,古烈女所载,无以过也。”
不寒而栗
bù hán ér lì
即“不寒而栗”。见“不寒而栗”条。《史记.卷一二二.酷吏列传.义纵》:“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。其后郡中不寒而栗,猾民佐吏为治。”(源)
宋.苏轼《东坡志林》卷四:“人而有知也,升是堂者,将见其不溯而僾,不寒而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