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掉旧的看法;用新眼光看待。
晋 陈寿《三国志 吴志 吕蒙传》:“遂拜蒙母,结友而别”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:“士别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 ⑤《商务成语大词典》
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取得显着成绩
世界也刮目相看,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,睡狮果然醒了。(朱自清《这一天》)
三国时期,东吴能武不能文的武将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后,发奋读书。一段时间后,都督鲁肃来视察吕蒙的防地。吕蒙就对蜀防备的事情讲得有条有理,还写份建议书给鲁肃,鲁肃很惊讶。吕蒙说道:“士别三日,就要刮目相看。”
“刮目相看”原作“刮目相待”,指将眼前旧有的认识刮除,重新看待。三国时吴将吕蒙,小时候因为生活困苦,没有读过什么书,以致有些官员认为他没有学识而看轻他。有一天,吴国君主孙权劝吕蒙和蒋钦,要他们趁着年轻多看史书和兵书充实学识,吕蒙起先推说军务烦忙没有时间,孙权就举自己、汉光武帝及曹操的例子来勉励他。于是他开始发奋学习,到后来看过的书籍,甚至比一般儒生还多。吴国另一位将军鲁肃在代理周瑜的职务期间,有次巡视吕蒙驻守的营区,本来鲁肃也有一点轻视吕蒙,但却在议论事情时说不过他,于是拍着吕蒙的背说:“我一直以为你只会带兵,没想到你学识这么渊博,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学识浅陋的吕蒙了。”吕蒙回答:“士三天不见,就应该让人刮目相待。”后来“刮目相看”即从这里演变而来,形容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。含有重新评定、认识的意义。
用新的眼光来看待。也说刮目相待。
用新的眼光来看待。参见“士别三日,刮目相待”条。《幼学琼林.卷四.人事类》:“称人近来进德,曰:『士别三日,当刮目相看。』”近另眼相看反横加白眼
德语 mit neuen Augen sehen, in einem anderen (besseren) Licht betrachten (V)
法语 donner un plus grand respect, voir quelqu'un sous une nouvelle lumière (positif)
刮目 : 指彻底改变眼光:令人~丨~相看。
相看 : 1.互相注视;共同观看。2.探望。3.对待;看待。
形容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。语本晋.虞溥《江表传》。
“士别三日,刮目相待”、“另眼相看”、“吴下阿蒙”
刮,不能写作“乱”。
““刮目相看””和“拭目以待”;都含有“擦眼睛看”的意思。但““刮目相看””偏重在去掉老印象;重新看待;“拭目以待”偏重在等待着看某种事情的发展。
权:孙权(西元182∼252),字仲谋,吴郡富春人。继兄策之后,据有江东,与汉、魏对峙,成三分之业,后称帝建业,国号吴,在位三十一年。卒谥大皇帝,简称为“大皇”。世称吴大帝。
蒙:吕蒙(西元178∼219),字子明,富陂人。三国吴名将,曾计夺荆州、擒关羽,授南郡太守,封孱陵侯。
蒋钦:?∼西元219,字公奕,三国吴淮南寿春人。
鲁肃:西元173∼217,字子敬,东城人。三国吴名将,个性方正严谨,富而好施,长于文章,思虑深远,有过人之明。在赤壁之役,建议结合刘备来抵御曹操,并辅佐周瑜大败曹军,为孙权所器重,官拜奋武校尉,转横江将军。
周瑜:西元175∼210,字公瑾,三国吴舒人。有文武才,辅佐孙策平定江东,为吴水军都督,败曹操于赤壁,拜前将军,领南郡太守。亦称为“周郎”、“周公瑾”。
拊:音ㄈㄨˇ,抚、拍。
吴下阿蒙:比喻学识浅陋的人。见“吴下阿蒙”。
宋.杨万里〈送乡僧德璘监寺缘化结夏归天童山〉诗:“一别璘公十二年,故当刮目为相看。”
宋.李光〈魏子介然甲戌中春不远数百里访予……作长句送行且勉使力学志其远且大者仍用喜雨诗韵〉诗:“爱君凛凛有英气,刮目相看为改容。……已约三冬重过我,尽携书史日相从。”
清.孔尚任《小忽雷》第四出:“俺意欲招为妹婿,一来与枢密有了瓜葛,二来权府刮目相看。”
刮目相待
guā mù xiāng dài
即“刮目相看”。见“刮目相看”条。《三国志.卷五四.吴书.周瑜鲁肃吕蒙传.吕蒙》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:“士别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。”(源)
02.清.陆以湉《冷庐杂识.卷七.徐阮邻师诗》:“徐阮邻师以名孝廉出宰秦中,大吏皆刮目相待。”
刮目相观
guā mù xiāng guān
即“刮目相看”。见“刮目相看”条。宋.陆九渊〈与胥必先书〉:“士别三日,刮目相观,吾犹以故意待足下,则诚有罪,然足下果能勉于此乎?”
刮目视之
guā mù shì zhī
即“刮目相看”。见“刮目相看”条。《北齐书.卷三四.杨愔列传》:“常谓秦王不甚察慧,从今已后,更欲刮目视之。”
刮眼看
guā yǎn kàn
即“刮目相看”。见“刮目相看”条。宋.陆游〈赠刘改之秀才〉诗:“放翁七十病欲死,相逢尚能刮眼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