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:显露;张开;张牙:张开嘴露着牙;舞:挥舞;挥动。原形容野兽凶猛的样子。现多比喻敌人或坏人猖狂凶恶的样子。
《敦煌变文集 孔子项托相问书》:“鱼生三日游于江湖,龙生三日张牙舞爪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 ⑤《商务成语大词典》 ⑥《远流活用成语辞典》
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
见了州官,州判老爷胆子也壮了,张牙舞爪,有句没句,跟着教习说了一大泡。(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十五回)
“张牙”指张口露牙,古人常用来形容猛兽张开大口,露出利牙的样子,如汉代焦延寿《易林·卷三.大有之大有》说“白虎张牙”,三国魏·曹植的〈七启〉也用“张牙奋鬣”来描述盛怒的野兽张口露牙,竖起颈上长毛的模样。后来元人李好古所写的杂剧《张生煮海》,则出现了“张牙舞爪”一词。《张生煮海》,全名为《沙门岛张生煮海》,故事叙述书生张羽与东海龙王的第三个女儿琼莲情投意合,彼此相恋。开始时,张生担心龙王不同意这桩婚事,后来便在仙姑的帮助下,以银锅、铁杓等法宝煮沸东海海水,逼得龙王不得不接受两人的亲事。张羽、琼莲本来是天上的金童玉女,因在瑶池会上动了凡心,被罚投胎到下界修炼。金童投胎人间后,即为张羽,是一名秀才,精通儒家经典。玉女则转生为东海龙王的女儿,小字琼莲。张羽父母很早就过世了,也未取得功名,有一天闲游到东海附近,看到岸边有座古刹,名为石佛寺,张羽见古寺相当清幽,因此求见寺中法云长老,希望能借得一间静室,以便专心读书。在取得长老同意后,张生就在寺中温习经史,晚上则焚香操琴,吟诗作对。此时,琼莲正好到海上出游,听闻张生美妙的琴音,因而循着悠扬的乐声前往,就此遇见了宿缘未了的张生,两人一见倾心,互许终身。但琼莲说她需要回家禀明父母,并且和张生约定,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到她家提亲,于是琼莲留下定情信物鲛绡帕后就离去了。并与张生约定,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到她家提亲。法云长老见张生不在佛寺,弄不清楚发生什么事,因此派了寺里的行者四处找他,不料行者却在半路上遇到一只张牙舞爪的大老虎迎面而来,眼看无处闪躲,只好溜到一潭浑泥水中躲了起来。后来原文中的“张牙舞爪”被摘出,成为一句成语,用来形容猛兽发威的模样。后亦用“张牙舞爪”比喻人张扬作势,猖狂凶恶。
张开牙齿,挥舞爪子。形容气势凶恶猖狂的丑相
形容猛兽发威的样子。《喻世明言.卷一三.张道陵七试赵升》:“化为八只吊睛老虎,张牙舞爪,来攫真人。”
比喻张扬作势,猖狂凶恶的样子。《初刻拍案惊奇.卷八》:“有一等做公子的,倚靠著父兄势力,张牙舞爪,诈害乡民。”《儿女英雄传.第七回》:“她就站起来满地张牙舞爪的说道:『说这不当著他们两老儿的么?』”也作“舞爪张牙”。
张牙 : 1.张口露牙,形容凶恶之相。
张口露出尖牙,舞动锐利指爪。形容猛兽发威的模样。 语或出元.李好古《张生煮海》第三折。后亦用“张牙舞爪”比喻人张扬作势,猖狂凶恶。
爪,不能写作“瓜”。
“张牙舞爪”和“耀武扬威”;都有“威胁人”的意思。但“耀武扬威”偏重在以武力吓人;“张牙舞爪”偏重在以凶相吓人。
行者:尚未剃除须发,而过着出家生活的佛教徒。
葫芦提:糊里糊涂,不清楚事件的内情。
着:音ㄓㄨㄛˊ,命令,差使。
不隄防:没料到。
大虫:老虎的别称。
元.李好古《张生煮海》第三折:“我独自一个正要走回,不提防遇见个大虫,张牙舞爪而来。”(源)
《三国演义》第九○回:“蛮洞真兽见蜀阵巨兽口吐火焰,鼻出黑烟,身摇铜铃,张牙舞爪而来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四二回:“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,望窝里来。李逵道:『正是你这孽畜吃了我娘!』”
《平妖传》第三四回:“只见卜吉不慌不忙,口中念念有词,喝声:『疾!』把两个衣袖望前张开,袖里奔出千千万万豺狼虎豹之属,张牙舞爪,齐向官军阵上冲去。”
《西湖二集》卷二三:“……感动了琼莲小姐一片怀春之念,缓步而来,到于书窗之下。细看那张羽一表非俗,强似那水晶宫张牙舞爪、披鳞带角之辈,便有心来亲近,要与张羽结为夫妻。”
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八:“有一等做公子的,倚靠着父兄势力,张牙舞爪,诈害乡民,受投献,窝赃私,无所不为。百姓不敢声冤,官司不敢盘问,难道不是大盗?”
明.张煌言〈祭山神文〉:“昔者空山寂寥,狰狞之辈,张牙舞爪,得借此以为逋逃薮。”
《喻世明言.卷一三.张道陵七试赵升》:“化为八只吊睛老虎,张牙舞爪,来攫真人。”
《九尾龟》第四五回:“不料这一阵欢喜,顿时忘了平时的顾忌,不觉露了他的本来面目出来,便张牙舞爪的,立起来,打着那不三不四的官话。”
《北史演义》卷二○:“高公追去,只见女王身边取出红绳三尺望空一抛,顿时黄云斗起,云中一条火龙张牙舞爪,飞下拿人。”
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五回:“见了州官,州判老爷胆子便壮了,张牙舞爪,有句没句,跟着教习说了一大泡。”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七回:“她就站起来满地张牙舞爪的说道:『说这不当着他们两老儿的么?』”
《品花宝鉴》第九回:“又滚出几十个大大小小毬灯,在那云龙中间滚旋,引得那五条龙张牙舞爪,天矫攫拏,看得众人个个出神。”
清.徐珂《清稗类钞.讥讽类.金刚本是一团泥》:“吴三桂王滇时,建功德庙成,指泥塑四大金刚为题征诗。按察使某素忤三桂,吟曰:『金刚本是一团泥,张牙舞爪把人欺。人说你是硬汉子,你敢同我洗澡去!』三桂恶其刺己也,杀之。”
《野叟曝言》第一三回:“念完了,又复大哭,把手中之笔一掷,恍见霞光万道,如有许多蛟龙,争戏夜明珠一般,张牙舞爪,都望江心拏攫而去。立时风恬浪息,月光水光,万里同白。”
《黑籍冤魂》第六回:“盖当时之中国,威望未挫,国势犹张,外人不知内地虚实,不敢轻启祸端。其实中国是一只纸头老虎,张牙舞爪,不过虚张声势罢了。”
奋爪张牙
fèn zhǎo zhāng yá
犹“张牙舞爪”。见“张牙舞爪”条。明.刘基《郁离子.九难》:“犬失其主,化为封狼,奋爪张牙,饮血茹肉。”
张牙奋爪
zhāng yá fèn zhǎo
犹“张牙舞爪”。见“张牙舞爪”条。明.陆采《怀香记》第一一出:“听得一声厮杀也,张牙奋爪似飞鸢,似飞鸢。”
《归莲梦》第一○回:“只见那火球忽然分开,内中涌现出两条金龙,张牙奋爪把住房门。”
张牙露爪
zhāng yá lòu zhǎo
犹“张牙舞爪”。见“张牙舞爪”条。《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》第二三回:“人多马众,将勇兵强,黄草坡前摇旗呐喊,把那老星忽刺(剌)一裹,裹在垓心里面。就是众虎攒羊,那消个张牙露爪;飞虫触火,不过是损灭其身。”
《豆棚闲话》第七则:“且说山中树木虽稀,那豺狼虎豹平日却是多得紧的。始初见些人影,都在那草深树密之处张牙露爪,做势扬威,思量寻着几个时衰命苦的开个大荤。”
舞爪张牙
wǔ zhǎo zhāng yá
即“张牙舞爪”。见“张牙舞爪”条。元.李文蔚《圯桥进履》第一折:“那虎他舞爪张牙,将你来拦定。”
明.田汝成《西湖游览志余.卷一四.方外玄踪》:“妙应者,江南人。宣和中,往来京洛间……一日,直造其堂,书云:『相得端明似虎形,摇头摆脑得人憎;看取明年作宰相,舞爪张牙吃众生。』”
明.杨珽《龙膏记》第一八出:“你道他两个覆地翻天,射影吹沙,舞爪张牙,那恢恢天网,终久还他带锁披枷。”
露爪张牙
lòu zhǎo zhāng yá
犹“张牙舞爪”。见“张牙舞爪”条。《大唐秦王词话》第二○回:“仙妃马上兴妖法,一阵狂风刮倒人。走石飞砂天地暗,扬尘播土太阳昏。豺狼虎豹奔唐阵,露爪张牙唬杀人。”
《明经世文编.卷四六四.王象干.备陈抚款事宜疏》:“今合蓟边宣镇之虏,同词效顺,不露爪张牙,而俛首摇尾,昔为我雠,今为我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