纲;鱼网上的总绳;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。目:网眼;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。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;就可以带动其他环节。也比喻条理分明。
战国 吕不韦《吕氏春秋 用民》:“壹引其纲,万目皆张。”汉 郑玄《序》:“举一纲而万目张,解一卷而众篇明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 ⑤《商务成语大词典》 ⑥《远流活用成语辞典》
联合式;作主语、补语、分句;比喻条理清楚
有句古语,“纲举目张”。拿起纲,目才能张,纲就是主题。(毛泽东《善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》)
纲,是网上的大绳。目,则是网的孔眼。只要提起网上的纲绳,这样无数的网眼都会张开来,因此用来比喻如果能够抓住事情的关键,各个环节都能轻易带动。《吕氏春秋.离俗览.用民》中,说明刑罚不如德化礼教,唯有善用后者,才是真正抓住治理人民的要领,也才能“壹引其纲,万目皆张”,就是“纲举目张”的意思。后来“纲举目张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能执其要领,则细节自能顺理而成,后亦用以比喻条理分明。
大纲带动小目,举一纲而张万目。比喻条理分明。也比喻做事抓住主要环节,带动次要环节
一引其纲,万目皆张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用民》
举一纲而万目张。——汉· 郑玄《诗谱序》
看起来这类知识浩如烟海,但只要抓住主要部分,就可以纲举目张,让我们理解它的梗概
纲,网的大绳。目,网的孔眼。纲举目张比喻能执其要领,则细节自能顺理而成。民国.连横〈台湾通史序〉:“续以建省之议,开山抚番,析疆增吏,正经界,筹军防,兴土宜,励教育,纲举目张,百事俱作,而台湾气象一新矣。”后亦比喻条理分明。
纲,网的大绳。目,网的孔眼。“纲举目张”比喻能执其要领,则细节自能顺理而成。 语本《吕氏春秋.离俗览.用民》。后亦用“纲举目张”比喻条理分明。
纲,不能写作“钢”或“刚”。
典故或见于《韩非子.外储说右下》、汉.郑玄〈诗谱序〉。
纪:丝的头绪、条理。
纲:维系网的粗绳。
目:网的孔眼。
宋.张洪《朱子读书法.卷四.虚心涵泳》:“乍看极是繁碎,久之纯熟贯通,则纲举目张,有自然省力处。”
清.王士祯《池北偶谈.卷一二.谈艺二.同父论曹瞒之非》:“纲举目张,蜀中已成磐石之势,安得谓蜀人慑操之威,必不拒守?”
清.顾炎武《日知录.卷一一.里甲》:“其间大小相维,轻重相制,纲举目张,周详细密,无以加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