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像这也不像那。即不像样子;不伦不类。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。
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五卷:“可见元宵之夜,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,不一而足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 ⑤《商务成语大词典》 ⑥《远流活用成语辞典》
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含贬义,形容人的品行不好
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!不三不四,就想天鹅屁吃!(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回)
梁山泊好汉鲁智深因救卖唱父女而拳打镇关西命案,被迫削发为僧,他到大相国寺去管理被地痞流氓霸占的菜园。这帮不三不四的人想方设法给鲁智深一个下马威,逼他离开,正设计围攻他,没想到鲁智深把他们全打入粪坑里求饶。
成语里常可见到数字“三”和“四”结合使用,透过这种组构方式而产生的成语,往往都具有特殊的语义内涵,例如“三”和“四”在“朝三暮四”、“三从四德”中是用以表示实指;在“三妻四妾”、“推三阻四”中除了表示是一种虚指,也表示数量多的意思;在“说三道四”、“勾三搭四”、“欺三瞒四”中又具有贬义的意思。本词目“不三不四”中的“三”和“四”也是具有虚指的意义,整句成语带着贬义的色彩。出现“不三不四”较早的文献,如《水浒传》第七回提到鲁智深力大无穷,常为人打抱不平。他曾因杀人而四处逃亡,一度栖身于大相国寺,负责照顾寺院菜园。一日,园里来了一批由张三、李四领头的无赖,两人以道贺为由跪拜在地,不肯起身,实际则想趁鲁智深过来搀扶时,给他来个下马威。鲁智深看见这场面,早已有了疑虑,并且心里暗想着:“一群不三不四的人过来,却又不肯走上前,莫非是想算计我?”后来原文中的“不三不四”被摘出,成为一句成语,用来形容不正经、不像样。
(1) ∶不正派
不三不四的人
(2) ∶不伦不类,不像样子的
自己生造的不三不四的词句
(3) ∶不严肃的或不实事求是的
说些不三不四的话
不像样、不正派。《水浒传.第七回》:“这伙人不三不四,又不肯近前来,莫不要攧洒家。”《儒林外史.第三回》:“像你这尖嘴猴腮,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,不三不四,就想天鹅屁吃。”也作“不三不二”、“没三没四”。近不伦不类﹑不正经反正大光明﹑正正经经
德语 zweifelhaft (Adj)
法语 douteux, louche, qui ne rentre dans aucune catégorie, ni chair ni poisson, en dépit du bon sens
指不正经、不像样。 语或出《水浒传》第七回。
四,不能写作“肆”。
见“不伦不类”。(102页)
泼皮破落户:指门第败落的无赖子弟。泼皮,流氓、无赖。
将:音ㄐㄧㄤ,置于动词后,古代常和“来”、“起来”、“进去”等补语连用。意思相当于“了”。
作庆:道贺、贺喜。
廨宇:古代属于官署的屋舍。廨,音ㄒㄧㄝˋ。
攧:音ㄉㄧㄢ,使人跌倒。
洒家:宋元时关西一带男人的自称。
那厮:那个人。含有鄙视的意思。
捋虎须:拔老虎嘴边的毛。比喻做危险的事。捋,音ㄌㄜˋ。
《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》第一一回:“门里闪出一个不稂不莠,不三不四,不上串的瘌痢头来。”
《金瓶梅》第二二回:“我不是那不三不四的邪皮行货,教你这王八在我手里弄鬼?”
《喻世明言.卷五.穷马周遭际卖?媪》:“平日见王媪是个俏丽孤孀,闲时倚门靠壁,不三不四,轻嘴薄舌的狂言挑拨。”
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四○回︰“当时朋友们商量,大家拿出钱来养活他,供他吃,供他用;还要门口替他写个公馆条子,省得不三不四的人闯进来。”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一回:“这班人就这等不三不四的几个绰号,倒底是些甚么人物?怎的个来历?”
《红楼梦》第二四回:“你就拿现银子到我们这不三不四的铺子里来买,也还没有这些,只好倒扁儿去。”
《海上花列传》第五○回:“不意先有一群不三不四的人,身穿油晃晃暗昏昏绸缎衣服,聚立门前,若有所俟。”
清.褚人获《坚瓠广集.卷一.宣武门书院》:“御史倪文焕等诋为伪学,疏曰:『聚不三不四之人,说不痛不痒之话,作不浅不深之揖。』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回:“像你这尖嘴猴腮,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!不三不四,就想天鹅屁吃!”
《痴人说梦记》第二三回:“地里鬼恍然大悟,便从一宗一宗卷内,好容易找到一件大致相同的稿子,把来改了几处紧要关目,弄成个不三不四的一件东西,送到刑名师爷书房里,这才把这件事搪塞过去。”
《孽海花》第二六回:“我老记着雯青临终托我收管的话,不免说她几句,她就不三不四给我瞎吵。”
没三没四
méi sān méi sì
即“不三不四”。见“不三不四”条。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三一:“有几个没三没四帮闲的,专一在街上寻些空头事过日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