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:说服。用道理说服别人。
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以力服人者,非心服也,力不赡也;以德服人者,中心悦而诚服也,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 ⑤《商务成语大词典》
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含褒义
毛党代表完全采用说服教育,以理服人的态度,而且还要我参加会议一起讨论。(赖传珠《古田会议前后》)
战国时期,孟子到各地去游说他的仁道,有人说靠武力照样可以称霸,根本用不上讲仁道。孟子说:“靠武力称霸必须要以国富民强为基础,是武力压服而非心悦诚服,而以仁道称霸,以理服人,则可以让人心悦诚服,使国力强大。”
用道理使人信服
要以理服人,不能强人所难
用道理说服人。如:“如今民意高涨,当政者应以理服人,不可一味打压。”反以力服人
以理服人是用事实和道理说服人,解决思想认识问题。是党的宣传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。采用以理服人的方法,要坚持实事求是,从实际出发,针对不同人的不同思想问题,采取不同的方针和方法,不搞一刀切;说理要充分透彻,把道理含义讲准,内容讲全讲清,实质讲透,用事实教育人;通过民主的方法、讨论的方法,把大道理和小道理融汇在一起,使宣传对象和受教育者易于理解;采取同志式的平等的态度,讲真话实话,坚持三不主义(不扣帽子、不抓辫子、不打棍子),不走极端。
用道理说服人。如:“如今民意高涨,当政者应以理服人,不可一味打压。”
理,不能写作“礼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