拳拳:紧握不舍,引伸为恳切;服膺:铭记心中。形容恳切地牢记不忘。
西汉 戴圣《礼记 中庸》:“回之为人也,择乎中庸,得一善则拳拳服膺,而弗失之矣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 ⑤《商务成语大词典》
偏正式;作谓语;形容恳切地牢记
回之为人也,择乎中庸,得一善,则拳拳服膺而不失之矣。(唐 韩愈《禘祫议》)
诚恳信奉;衷心信服。
态度诚恳真挚,心悦诚服的牢记在心。《礼记.中庸》:“回之为人也,择乎中庸。得一善,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。”
拳拳 : ①内心不舍:拳拳之意|拳拳服膺。②恳切诚挚:拳拳的忠心。
服膺 : 〈书〉(道理、格言等)牢牢记在心里;衷心信服。
拳拳服膺:汉语成语,意指将道理、箴言、使命、责任坚定地奉持、铭记在心。
拳拳:本意为奉持之貌、紧握不舍,引伸为诚挚,形容诚恳、深厚、勤勉、忠谨初心。清《康熙字典》:“拳拳,忠谨之意”
服膺:铭记在心,衷心信奉。朱熹《四书集注》:“服,犹著也;膺,胸也。奉持而著之心胸之间,言能守也。”
态度诚恳真挚,心悦诚服的牢记在心。《礼记.中庸》:“回之为人也,择乎中庸。得一善,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