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喻无辜而受连累,遭祸害。
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楚王亡其猿,而林木为之残;宋君亡其珠,池中鱼为之殚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
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无辜的人、物
耿藩问罪之师,旦暮即至,池鱼林木之殃,在所不免。★清·李渔《义士李伦表传》
语本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楚王亡其猨,而林木为之残;宋君亡其珠,池中鱼为之殚。”高诱注:“猨捷躁,依木而处,故残林以求之。殚,尽也。”
参见:[[池鱼之殃]]
语本北齐.杜弼〈檄梁文〉:“楚国亡猿,祸延林木;城门失火,殃及池鱼。”后比喻无辜受牵累而遭祸害的人。明.沈采《千金记.第二一出》:“小人本非池鱼林木之罪。老爹,体天自有好生之德,今日岂无救死之权?”
池鱼 : ①池中的鱼:羁鸟恋旧林,池鱼思故渊。②比喻因受牵连而无辜遭到灾祸:池鱼之祸|池鱼之虑。
林木 : 1.树林。2.木材。
语本北齐.杜弼〈檄梁文〉:“楚国亡猿,祸延林木;城门失火,殃及池鱼。”后比喻无辜受牵累而遭祸害的人。明.沈采《千金记》第二一出:“小人本非池鱼林木之罪。老爹,体天自有好生之德,今日岂无救死之权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