膺:胸。正义的愤恨充满了胸膛。
南朝 梁 江淹《恨赋》:“置酒欲饮,悲来填膺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 ⑤《商务成语大词典》 ⑥《远流活用成语辞典》
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
畿辅士民,屡遭虏骑蹂躏,莫不义愤填膺,恨之切骨。(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二章)
“义愤填膺”系由“义愤”及“填膺”二语组合而成。
“义愤”见于《后汉书.卷八三.逸民列传.序》,〈逸民列传〉是记叙东汉时品行高节、隐居不仕的人,作者范晔在序中写明为这些人立传的原因。西汉末年时,王莽篡位,士人内心都充满了“义愤”,却无法表达出来,见到传统文化被破坏殆尽,都不愿再出来为国家尽力,纷纷隐居起来。即使后来汉光武帝礼聘他们,也不愿意出仕,更不用说到了东汉中后期,小人当道的时候了。这种高尚的品行是值得为他们立传的。
“义愤”是指士人见到汉室衰微,以致王莽有机可乘,夺取政权,心里充满了正义的愤怒。
“填膺”则见于唐.高适〈饯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岭南〉诗,这是唐代的边塞诗人高适替朋友饯别写的一首诗,说从前看到朋友有才能却不受重用,一直为他感到委屈。今日友人有机会为官,征召的命令也下来了,这位朋友必须立刻前往岭南上任。高适除了不舍之外,也叮咛他到异地应注意的事情。诗中的“气填膺”指的就是因朋友的怀才不遇感到不平,气愤填满胸中。后来这两个词语被合用成“义愤填膺”,指胸中充满因正义而激起的愤怒。
由正义而激发的愤怒充满心胸。也作“义愤填胸”
胸中充满因正义而激起的愤怒。如:“读到日本迫害中国人的历史,令人义愤填膺。”也作“义愤填胸”。
义愤 : 对不合理或非正义的行动产生的愤慨:流氓行径激起大家的义愤。
填膺 : 1.充塞于胸膛。
“义愤”,出于正义的愤怒。语出《后汉书.卷八三.逸民列传.序》。“填膺”,填满胸中。语出唐.高适〈饯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岭南〉诗。“义愤填膺”指胸中充满因正义而激起的愤怒。
膺,不能写作“鹰”。
王莽:西元前45∼西元23,字巨君,西汉东平陵人。先为大司马,以恭俭收人望,平帝立,元后临朝称制,委政于莽,号安汉公。后假禅让之名,篡汉自立,国号新,法令烦苛,光武起兵讨之,王莽兵败被杀,在位十五年。
蕴藉:含蓄不外露。
裂冠毁冕:比喻破坏传统文化。冠、冕,中原民族所戴的帽子。
膺:胸、内心。
长策:良好的计策。
清.余怀《板桥杂记.卷中.丽品》:“余时义愤填膺,作檄讨罪。”
清.施闰章〈关中房仪凡驾部初令新乡有殊绩……敬书短歌其后〉诗:“文士绾符能杀贼,罢官闻难仍殉国。义愤填膺死独难,吞声绝粒无人识。”
《孽海花》第一七回:“其时鲁翠诸人还在会商援救各法,猝闻这信,真是青天霹雳,人人裂目,个个椎心。鲁翠更觉得义愤填膺,长悲缠骨,连笑带咽,演说了一番。”
悲愤填膺
bēi fèn tián yīng
犹“义愤填膺”。见“义愤填膺”条。宋.朱熹〈向伯元书〉其五:“然旧京原庙隔在异域,每视新衔,不胜悲愤之填膺也。”
愤气填胸
fèn qì tián xiōng
犹“义愤填膺”。见“义愤填膺”条。唐.赵元一《奉天录》卷三:“筑垒清野,秣马训兵,愤气填胸,誓雪国耻。”
愤气填膺
fèn qì tián yīng
犹“义愤填膺”。见“义愤填膺”条。《旧唐书.卷一七.文宗本纪下》:“我每思贞观、开元之时,观今日之事,往往愤气填膺耳。”
清.俞樾《右台仙馆笔记.卷三.秦娘》:“何物婢子,如此倔强,令人愤气填膺!”
气愤填胸
qì fèn tián xiōng
犹“义愤填膺”。见“义愤填膺”条。《水浒后传》第二七回:“一连三疏,请圣上还都,谁知被汪伯彦、黄潜善所遏,气愤填胸,因得重疾。”
气愤填膺
qì fèn tián yīng
犹“义愤填膺”。见“义愤填膺”条。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七回:“却说贾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掀王师爷的铺盖,被王师爷回来从门缝里瞧见了,顿时气愤填膺,怒不可遏。”
激忿填膺
jī fèn tián yīng
犹“义愤填膺”。见“义愤填膺”条。唐.皇甫湜〈陶母碑〉:“顾其母激忿填膺,寸晷是学。”
义愤填胸
yì fèn tián xiōng
即“义愤填膺”。见“义愤填膺”条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五回:“把白脸儿狼、傻狗二人商量的伤天害理的这段阴谋,听了个详细,登时义愤填胸。”
《歧路灯》第七六回:“国家第一要忠臣,义愤填胸不顾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