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不修边幅。
《北史 王罴传》:“罴性俭率,不事边幅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的性格等
先生明睿天授,然和乐坦易,不事边幅。★明·徐爱《序》
此处所列为“不修边幅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
“修饰边幅”原指修整布帛边缘使它变得整齐,在典源中用来比喻讲究衣饰仪容或形式小节。王莽兵败后,马援归附据地陇西的隗(ㄨㄟˇ)嚣,为其效力。这时公孙述在蜀地自立为王,于是隗嚣派马援去探察公孙述的实力。他和公孙述是同乡老友,以为见面后会和前从一样,亲切的闲话家常,没想到公孙述以接待臣子的礼仪来接见他,还要任命他为封侯大将军。马援看到这种情形,就对那些愿意留下的宾客说:“现在天下胜负未定,公孙述不知殷勤的求取贤士,和他们一起图谋争夺天下,反而讲究衣饰仪容和形式小节,这和土、木做成的偶像有什么不一样。这样的人怎能长久留住天下贤士?”因而告辞回去,告诉隗嚣说:“公孙述这个人的眼光像井底之蛙一样狭小,又自以为了不起,你不如专心的对付东方的刘秀。”后来“不修边幅”这句成语就从“修饰边幅”演变而来,语义转化成相反的意思,用来形容不讲究衣饰仪容或不拘形式小节。
不修边幅。
形容不讲究衣饰仪容或不拘形式小节。《南史.卷五九.任昉传》:“出为新安太守,在郡不事边幅,牵然曳杖,徒行邑郭。”也作“不修边幅”。
不事 : 1.不侍奉,不服事。2.指不任以官职。3.不服劳役。4.不办事;不做事。
边幅 : 布帛的边缘,比喻人的仪表、衣着:不修~。
义参“不修边幅”。见“不修边幅”条。
此处所列为“不修边幅”之典源,提供参考。
援:马援(西元前14∼西元49),字文渊,东汉茂陵人。初依隗嚣,后归光武,拜伏波将军,平交趾。世称“马伏波”。
雄雌未定:胜负未定。
公孙:公孙述(?∼西元36),字子阳,东汉扶风茂陵人。王莽时起兵,自立为蜀王,都成都。性苛细,察于小事,敢诛杀而不见大体。终被刺伤而身亡,公孙氏尽灭。
吐哺:吐出口中咀嚼的食物。周公一饭三吐哺,起以接待贤士。后以指殷勤的求取贤士。哺,音ㄅㄨˇ,在口中咀嚼的食物。
修饰边幅:比喻讲究衣饰仪容或形式小节。边幅,比喻人的仪容举止。见“修饰边幅”。
如偶人形:指公孙述的仪容衣着与土、木等做成的偶像近似。
稽:留。
《梁书.卷一四.任昉列传》“六年春,出为宁朔将军、新安太守。在郡不事边幅,率然曳杖,徒行邑郭,民通辞讼者,就路决焉。”
《北史.卷六二.王罴列传》:“罴性俭率,不事边幅。”
不修边幅
bù xiū biān f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