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ān bǐ qìng zhé
簪筆磬折
簪筆磬折
簪:插戴。古代插笔备礼,躬身作揖,表示恭敬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西门豹簪笔磬折,向河立待良久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1.古代插笔备礼﹐曲体作揖﹐以示恭敬。
形容礼仪完备且恭敬。《史记.卷一二六.滑稽传.褚少孙补西门豹传》:“西门豹簪笔磬折,向河立待良久。”唐.张守节.正义:“簪笔,谓以毛装簪头,长五寸,插在冠前,谓之为笔,言插笔备礼也。磬折,谓曲体揖之,若石磬之形曲折也。”
簪笔 : 1.谓插笔于冠或笏﹐以备书写。古代帝王近臣﹑书吏及士大夫均有此装束。2.指仕宦。
磬折 : 弯腰如磬状,表示恭敬:磬折辞主人|西门豹簪笔磬折,向河立。
簪笔磬折出自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》:“ 西门豹 簪笔磬折,向河立待良久。”古代插笔备礼,像磬一样弯着腰作揖,以示恭敬。用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形容礼仪完备且恭敬。《史记.卷一二六.滑稽传.褚少孙补西门豹传》:“西门豹簪笔磬折,向河立待良久。”唐.张守节.正义:“簪笔,谓以毛装簪头,长五寸,插在冠前,谓之为笔,言插笔备礼也。磬折,谓曲体揖之,若石磬之形曲折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