填:充填;塞满;膺:胸。悲痛和愤怒充满胸膛。
清 伤时子《苍鹰击》第六折:“草头朝露,贵贱都虚度。悲愤填膺莫诉,壮怀孤负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⑤《商务成语大词典》 ⑥《远流活用成语辞典》
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仁人志士的正义之举,含褒义
曹植听了这个题目,不禁悲愤填膺。(羽人《文化五千年 文坛三杰——曹氏父子》)
此处所列为“义愤填膺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
“义愤填膺”系由“义愤”及“填膺”二语组合而成。
“义愤”见于《后汉书.卷八三.逸民列传.序》,〈逸民列传〉是记叙东汉时品行高节、隐居不仕的人,作者范晔在序中写明为这些人立传的原因。西汉末年时,王莽篡位,士人内心都充满了“义愤”,却无法表达出来,见到传统文化被破坏殆尽,都不愿再出来为国家尽力,纷纷隐居起来。即使后来汉光武帝礼聘他们,也不愿意出仕,更不用说到了东汉中后期,小人当道的时候了。这种高尚的品行是值得为他们立传的。
“义愤”是指士人见到汉室衰微,以致王莽有机可乘,夺取政权,心里充满了正义的愤怒。
“填膺”则见于唐.高适〈饯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岭南〉诗,这是唐代的边塞诗人高适替朋友饯别写的一首诗,说从前看到朋友有才能却不受重用,一直为他感到委屈。今日友人有机会为官,征召的命令也下来了,这位朋友必须立刻前往岭南上任。高适除了不舍之外,也叮咛他到异地应注意的事情。诗中的“气填膺”指的就是因朋友的怀才不遇感到不平,气愤填满胸中。后来这两个词语被合用成“义愤填膺”,指胸中充满因正义而激起的愤怒。
悲痛和愤怒充满了胸膛。
悲伤愤怒之情充塞心中。如:“当大家得知敌军的暴行后,人人悲愤填膺,一致同仇敌忾。”
德语 von Schmerz und Entrüstung ergriffen werden (Adj, Sprichw), zornig, voll von Groll, voller Ingrimm sein (Adj, Sprichw)
悲愤 : 悲痛愤怒:~填膺(悲愤充满胸中)。
填膺 : 1.充塞于胸膛。
义参“义愤填膺”。见“义愤填膺”条。
膺,不能写作“鹰”。
此处所列为“义愤填膺”之典源,提供参考。
王莽:西元前45∼西元23,字巨君,西汉东平陵人。先为大司马,以恭俭收人望,平帝立,元后临朝称制,委政于莽,号安汉公。后假禅让之名,篡汉自立,国号新,法令烦苛,光武起兵讨之,王莽兵败被杀,在位十五年。
蕴藉:含蓄不外露。
裂冠毁冕:比喻破坏传统文化。冠、冕,中原民族所戴的帽子。
膺:胸、内心。
长策:良好的计策。
宋.朱熹〈向伯元书〉其五:“然旧京原庙隔在异域,每视新衔,不胜悲愤之填膺也。”
义愤填膺
yì fèn tián yī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