杯水:一杯水;车薪:一车柴草。一杯水救不了一大车着了火的柴草。比喻力量太小;对解决困难作用不大。
先秦 孟轲《孟子 告子上》:“今之为仁者,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 ⑤《商务成语大词典》 ⑥《远流活用成语辞典》
复句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分句;表示力量微小不能解决问题
有新债未动毫分的,除了承许夏鼎三十两外,大有杯水车薪之状。(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七十四回)
从前有一个樵夫在山上打柴,听到救火声就跑去救火。后来他的柴车也着了火,正好看到路边有一个杯子,就拿杯子跑到河边去装水来救火,但火势太大,一杯水根本就是无济于事,一整车柴全部被烧毁。
“杯水车薪”就是只拿着一杯水,却想要去消灭一车子薪柴所燃烧的火。这句成语的典源从孟子的一段话而来。在《孟子.告子上》里面,记载了孟子说过这么一段话:仁的力量很大,它可以像水消灭火一样去消灭不仁的事。但是当今行仁的人并没有真正全心全意去做,力量当然就小了。就好像只拿一杯水却想要灭掉一车子薪柴所烧起来的火,怎么可能办得到?于是不但消灭不了不仁的事物,反而助长它们的气燄,最后还会弄到自己被灭亡。孟子这段话的意思,就好像我们今天有一些为善的人,只注意到善名,并没有真心诚意要去行善,于是对于不善的事情,就会说:“我也尽到行善的一份心了,但是因为社会上坏人实在太多了,所以我也没有办法。”本来善绝对可以胜恶,邪绝难胜正,但是假如社会上充斥了太多虚浮的善,善就会微弱到只剩一杯水的力量,邪恶的势力当然会越来越大,最后是不是就会反过来,把善的势力给取代了呢?由此看来,孟子“杯水车薪”的比喻是很具警惕意义的。后来这句成语多用来比喻力量太小,无济于事。
用一杯水去扑灭一车燃烧的柴草。比喻力量太小,无济于事
犹以一杯水,救一车薪之火也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上》
以一杯水去扑灭一车木柴所燃起的火。语本《孟子.告子上》:“今之为仁者,犹以一杯水,救一车薪之火也。”比喻无济于事。《镜花缘.第一○回》:“就是平日有些小小灵光,陡然大恶包身,就如杯水车薪一般,那里抵得住!”也作“杯水舆薪”。近粥少僧多反集腋成裘
以一杯水去扑灭一车木柴所燃起的火。比喻力量太小,无济于事。
语本《孟子.告子上》。
△“无济于事”
薪,不能写作“新”。
“杯水车薪”与“无济于事”有别:“杯水车薪”是比喻性的;多指用以救急的实物;钱财数目太少;“无济于事”是直陈性的;多指用以解决问题的措施、行动不顶用。
典故或见于《文子.上德》。
与:支助、赞助。
“杯水车薪”及“无济于事”都有无法解决问题的意思。
“杯水车薪”是因力量微弱而没有用处;“无济于事”没有特指力量微弱,运用范围较广。
杯水车薪 | 无济于事 | 例句 |
---|---|---|
○ | ○ | 我这一点钱对你来说可能是∼,但解燃眉之急应有点帮助。 |
ㄨ | ○ | 事情既然已经发生,你再怎么怪他也∼了。 |
明.徐光启《徐光启集.卷六.守城制器疏稿.闻风愤激直献刍荛疏》:“且寥寥数人,仅挟数器,杯水车薪,何济于事?”
《歧路灯》第七四回:“总因绍闻负欠已多,有找过息的,有还一半的,有本息已完微有拖欠的,有新债未动毫分的。二百五十两,除了承许夏鼎三十两外,大有杯水车薪之状。”
《镜花缘》第一○回:“其恶过重,就是平日有些小小灵光,陡然大恶包身,就如杯水车薪一般,那里抵得住!”
杯水舆薪
bēi shuǐ yú xīn
即“杯水车薪”。见“杯水车薪”条。宋.陆游〈谢晁运使启〉:“方炎官熟属之鼎来,实杯水舆薪之弗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