嗷嗷:哀鸣声;待哺:等待喂养。原指雏鸟饥饿时哀叫着;等待母鸡来喂食。后多比喻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;也比喻处境极为困难;等待救济;援助。
清 戴名世《上刘木斋先生书》:“佣书客游,乞食自活,家累二十口,嗷嗷待哺。”
①《成语辞海》 ②《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》 ③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 ④《中国成语大辞典》 ⑥《远流活用成语辞典》
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于困境需要援助
文章尽可在别的刊物上发表,对于嗷嗷待哺的创造社的几种刊物却一字也不肯飞来。(郭沫若《学生时代 创造十年续编》)
嗷嗷:哀号声;待:等待;哺:哺育,喂养。原意指小鸟饥饿时叫着要东西吃的样子。后常用以形容饥民渴求得食而急待解救的悲惨情景
可奈满城无粮,嗷嗷待哺。——蔡东藩《唐史演义》
形容饥饿哀号,等待救济。如:“今后,只剩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与她相依为命。”
法语 crier famine
嗷嗷 : 1.亦作"嗸嗸"。2.哀鸣声;哀号声。3.叫呼声;叫喊声。4.众口愁怨声。5.形容众声喧杂。
待哺 : 1.谓等待喂食;等待食粮。
嗷嗷,哀号声。“嗷嗷待哺”形容饥饿哀号,等待喂食或救济。如:“亲鸟外出觅食,雏鸟在巢中嗷嗷待哺。”宋.穆修〈上监判郎中书〉:“去冬适自南归,一家贫寄京师,薪水不给,老幼数口,嗷嗷待哺。”明.马文升《端肃奏议.卷九.处置银两以济边饷事》:“秋无所收,春来小民缺食,嗷嗷待哺,必须赈济。”
嗷,不能写作“敖”。